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进展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进展

2018-09-10 来源:国际肝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寻找导致肝病的其他病因:是否合并HBV、HIV等血源性病毒感染,是否并存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性、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心脏疾病、肾损害等。

2018年6月9日-10日,第七届亚洲肝炎和艾滋病学术会议(7thAsianConferenceonHepatitisandAIDS,ACHA)在北京举行。大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庄辉院士在闭幕式上说,此次参会人员90%以上为一线医疗工作者,会议规模历届最大,影响面最广,来自全球9个国家、国内30多个省市的600余名代表参会。大会主席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肝胆内科主任黄缘教授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她在会上介绍了肝移植术后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进展。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值得关注

全球每年约有140万患者死于病毒性肝炎及其相关疾病,其中,约65.8万(47%)死于HBV相关疾病,约67.2万(48%)死于HCV相关疾病。中国慢性HCV感染率约为0.7%(0.5%~0.8%),据此推算,中国HCV感染人口近1000万例(980万),构成庞大的潜在肝移植人群。根据2011年中国肝移植注册网(CLTR)资料,中国肝移植受体中,HBV相关疾病占78.3%,HCV相关疾病占6.49%。

肝移植术后,如果HCV未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移植肝容易发生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因此,肝移植术后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值得关注。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和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等各大学会指南均推荐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方案用于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患者。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的绝对适应证为HCVRNA阳性/HCV复发,包括:①受体术前HCV慢性感染、术后HCV复发或再感染;②受体接受抗-HCV或HCVRNA阳性供体,术后血HCVRNA阳性;③受体术前抗病毒,未完成疗程,术中及术后应继续完成。

治疗时机:移植稳定后,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APASL建议在移植后1~3月,EASL建议在移植后3个月,开始治疗。当出现纤维化淤胆性肝炎(FCH)、中重度肝脏纤维化或门静脉高压的情况时,患者需要补救治疗。

对于HCVRNA阳性受体,应在移植稳定后尽早开始抗HCV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常常需要考虑到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等方面,如果供体也为HCVRNA阳性,并且与受体的HCV基因型不同,则应首先考虑选择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格卡瑞韦/派仑他韦(GLE/PIB)或SOF/达拉他韦(DCV)等全基因型方案。

对于HCVRNA阴性受体,如果供体为抗-HCV阳性、HCVRNA阴性,应该于术后2~4周,检测HCVRNA定量,对术后HCVRNA转阳者,进一步检测HCV基因型,尽早根据感染HCV病毒基因型给予抗病毒治疗。

如果供体或受体曾有DAAs治疗史,在抗病毒之前,应考虑耐药相关替代(RASs)检测,筛查是否存在耐药可能性;只有临床紧急情况下,HCVRNA阴性受体才可接受抗-HCV阳性且HCVRNA阳性的供体,供体HCVRNA情况不明时,应按HCVRNA阳性对待,术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前的评估

(1)寻找导致肝病的其他病因:是否合并HBV、HIV等血源性病毒感染,是否并存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性、酒精性肝病或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心脏疾病、肾损害等。

(2)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首选应用无创性检测方法,对肝脏弹性以及有无肝硬化进行评估;通过腹部超声或其他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筛查肝细胞癌(HCC)发生。

(3)HCV病毒定量检测:应用敏感的试剂,定量检测HCVRNA水平(下限≤15IU/mL),HCVRNA定量检测不可及时,亦可定量检测HCV核心抗原。

(4)HCV基因型(GT):检测基因型,根据基因型选择治疗方案,若没有条件检测,可以给予泛基因型DAAs治疗。

(5)病毒耐药检测:检测RASs对经治患者DAAs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原则及方案

HCV基因组的开放读码框分为结构区和非结构区,其中,非结构蛋白区包括P7和NS2、NS3、NS4和NS5区,负责病毒装配和编码蛋白酶、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等功能蛋白,在病毒复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DAAs的治疗靶点。

现有DAAs主要包括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抑制剂和NS5B聚合酶抑制剂。其中,阿舒瑞韦(ASV)、达拉他韦(DCV)、西美瑞韦(SMV)、帕立瑞韦(PTV)、奥比他韦(OBV)、达塞布韦(DSV)、Glecaprevir(GLE)、Pibrentasvir(PIB),索磷布韦(SOF)、雷迪帕韦(LDV)、维帕他韦(VEL)、伏西瑞韦(VOX)、格佐普韦(Grazoprevir)、Elbasvir、丹诺瑞韦(DNV)、瑞维达韦(RDV)等多种DAAs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

选择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方案时,既要考虑安全性、有效性、耐药性和药物可及性,还要注意DAAs与移植术后常用抗排异药物的相互作用(DDI)问题。其中,硫唑嘌呤和伊纳西普与常用DAAs无临床显著DDI,西罗莫司、他克莫司和麦考酚酯与OBV/PTV/r+DSV等DAAs方案有潜在的DDI,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改变用药时机和增加监测,而环孢素在与SOF/VEL/VOX、GZR/EBR或SIM同时使用需谨慎对待DDI。

2018年EASL最新指南推荐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的一线方案包括SOF/VEL、GLE/PIB(全基因型)和SOF/LDV(GT1/4/5/6):无肝硬化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以应用SOF/VEL或SOF/LDV方案治疗12周,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1.73m2)患者可以应用GLE/PIB治疗12周,肝硬化失代偿期(CTPB/C级)患者可以应用SOF/VEL或SOF/LDV方案治疗24周,或者上述方案+利巴韦林(RBV)治疗12周。

HCV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监测

疗效及安全性:2018年EASL最新指南推荐,基线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24周时,监测HCVRNA和ALT水平,如果有提示性症状,也应复查ALT;GFR下降者使用SOF,基线、治疗4周、8周、12周或治疗结束时,监测肾功能;应用含RBV的方案时,监测血红蛋白。

停药指征包括:①合并严重不良反应;②ALT升至10×ULN;③ALT升高不足10×ULN,但伴有明显乏力、恶心、头痛、黄疸或胆红素、AL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④合并严重细菌感染。

总之,肝移植术后HCV抗病毒治疗应该受到高度重视,HCVRNA阳性/HCV复发患者移植手术稳定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一线治疗方案如:SOF/VEL、GLE/PIB(全基因型)和SOF/LDV(GT1/4/5/6),治疗12周。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时,建议从安全性、有效性、耐药性和药物可及性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且还要关注DDI问题。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