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肝病用药 > 育龄期女性孕期抗病毒药物的策略

育龄期女性孕期抗病毒药物的策略

2017-12-04 来源:369肝友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抗病毒治疗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应用是目前肝病专家讨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迄今已有较多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妊娠期给予口服抗HBV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育龄期女性孕期抗病毒药物的策略

  2012年亚太、欧洲肝炎防治指南和2015年中国慢性乙肝(CHB)防治指南都进行了相关推荐。干扰素有增殖抑制作用,属妊娠X级药物,禁止在妊娠期使用,应用者需停药半年后方可怀孕。可用于妊娠妇女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妊娠B级抗病毒药物有LDT和TDF,鉴于拉米夫定(LAM)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数据不断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LAM升为妊娠B级的药物,即妊娠期可选择的药物有LDT、TDF、LAM。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HBVDNA复制,降低体内HBV含量,同时可使HBeAg下降并促进HBeAg血清转换,减少肝脏坏死炎症的活动并使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延缓或阻止肝硬化的发生。

  临床上,对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医生不仅需要思考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妊娠处理、HBV感染者妊娠过程中出现肝炎活动的治疗以及高病毒孕妇为阻断母婴传播妊娠晚期核苷类药物的应用的路径(见图),还应了解药物选择及其安全性。

  药物选择建议

  上述药物在降低病毒载量效率方面,LDT、TDF优于LAM,LDT对减少血清e抗原含量及e抗原血清学转换具有优势;耐药发生率方面,LAM>LDT>TDF。对于既往没有核苷类药物治疗史的e抗原阳性、病毒载量高的慢乙肝孕妇可先选LDT;如有核苷类药物治疗史,须评估有无病毒变异和发生耐药风险,根据情况选择药物。TDF被认为是妊娠期LDT、LAM耐药的较好选择。

  当然妊娠期妇女抗病毒治疗需要个体化评估母婴的风险获益比。其中抗病毒治疗获益包括:降低高病毒血症孕妇的垂直传播概率;管理CHB孕妇急性加剧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进展;使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获得妊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