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5-05-06

中医经典--饺子养生观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一种常吃的食物,但是在以前来说,饺子是非常珍贵的食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饺子的,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可以经常吃到饺子,其实饺子里面也隐藏着很多的养生秘密哦,一起来看看吧!

标签: 饺子养生观 
2015-05-06

中医经典--中医祛过敏秘招

繁花似锦却又多风的春天来了。空气中飘浮的各种花粉颗粒、杨柳絮、尘埃、尘螨、真菌增多,轻易诱发过敏性体质之人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等。

2015-05-06

中医经典--发芽大蒜护心脏

我们都知道大蒜有很好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大蒜具有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功效。

2015-05-06

中医经典--石菖蒲治尿频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生长于山涧泉流附近或泉流的水石间。其以根茎入药,石菖蒲被前人视为“不假日色,不资寸土,不记春秋”的奇异植物,其叶“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

标签: 石菖蒲治尿频 
2015-05-06

中医经典--曾国藩六大养生观

曾国藩自幼聪颖好学,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饱尝了“十载寒窗无人间”的艰辛与孤寂...

2015-05-05

中医经典--滋补上品阿胶

阿胶始于秦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为传统的滋补、补血上品,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放阿井之水而制成(不放阿井水熬煮的胶为驴皮胶、驴胶)。 阿胶原产山东省古东阿县(今天的阳谷县阿城镇古阿井),佳者带琥珀色,透明,无臭味。亦称驴皮胶。

标签: 滋补上品阿胶 
2015-05-05

中医经典--白花蛇舌草的中医典故

白花蛇舌草是茜草科耳草属的植物。其中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

2015-05-05

中医经典--《妇科纲目良方》

国际档案日,南京市档案局在迈皋桥地铁广场,向市民介绍各自的馆藏精品,其中有中国最早妇科专著《妇科纲目良方》的明代版刻本,这本中国妇科研究开山之作,就是南宋时在南京编写的。还有另一本古代针灸医书,其中疗法古怪,令人大开眼界。

标签: 妇科纲目良方 
2015-05-05

中医经典--生姜制半夏 解沙弥喑哑

生姜在我国不但是饮食常用的调味佳品,在医疗上也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证实,生姜含有生姜酮,具有健脾、促进食欲与镇咳止吐的作用;姜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感到温暖、发汗,因此,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有奇效。

2015-05-05

中医经典--张仲景“直肠栓剂”

张仲景,名机(《历代神仙通鉴》作玑),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张仲景写作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仲景与谯郡华佗、侯官董奉齐名,并称“建安三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