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精选文章

五脏六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六腑功能是什么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详解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最新发布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三)

五气之精华者,上见为五色,变化于精明之间也。《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此则明察五色也。

标签: 五气 精华 精明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四)

仓廩,谓脾胃。门户,谓魄门。《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廩之官也。《五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也。魄门,则肛门也。要,谓禁要。

标签: 脾胃 仓廩 魄门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五)

广陈其脉应也。夫反四时者,诸不足皆为血气消损,诸有余皆为邪气胜精也。阴阳之气不相应合,不得相营,故曰关格。

标签: 四时 血气 消损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六)

冬脉如石,兼沉而滑,如秤权之象,下远于衡,故以冬应中权也。以秋中衡冬中权者,言脉之高下异处如此尔。此则随阴阳之气,故有斯四应不同也。

标签: 冬脉 阴阳 中权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七)

言始所以知有经脉之察候司应者,何哉?盖从五行衰王而为准度也。征求太过不及之形诊,皆以应四时者为生气所宜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数。)

标签: 太素 阴阳 五行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八)

肺声衰故为哭。(新校正云:详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至此,乃《灵枢》之文,误置于斯,仍少心脾肾气盛所梦,今具《甲乙经》中。)

标签: 肺声 衰故 灵枢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九)

前明脉应,此举持脉所由也。然持脉之道,必虚其心,静其志,乃保定盈虚而不失。(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保作宝。)

标签: 前明 脉应 持脉之道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十)

汗泄玄府,津液奔湊,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灌,谓灌洗,盛暑多为此也。(新校正云:详下文诸藏各言色,而心肺二藏不言色者,疑阙文也

标签: 皮密 汗藏 寒水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十一)

痹,痛也。胃阳明脉,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食则痛闷而气不散也。(新校正云:详谓痹为痛,义则未通。)

标签: 胃阳 明脉 痛闷 
2017-05-24

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十二)

久风不变,但在胃中,则食不化而泄利也。以肝气内合而乘胃,故为是病焉。《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于肝。故内应于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