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功效与作用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黄坚白,原名坚和,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1907年,卒于1975年。21岁时师从杭州著名老中医叶孟陶学习10年。后被裘吉生聘为《珍本医书集成》编辑,曾任中央国医馆委员。八年抗战时期,转到后方重庆工作,兼任重庆市医学报社编辑,重庆市中医训练班讲师。
袁氏以擅治伤寒,长于温病著称。对于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以治疗痨瘵、疟疾、肝病、结石病等见长。对于痨瘵,归纳出清心养肺、益肺补心、养血疏肝、滋补肝肾、益阴清热、温补肾阳、健脾除湿、培土生金、清胃滋脾以及益气补肺等治法,并强调空气疗养的重要作用。
冉雪峰,名敬典,字剑虹,别号恨生,四川省巫山县人,生于1879年,卒于1963年。冉氏出生于医药世家,12岁起随父采药,同时习医。17岁开诊于故里,38岁悬壶于湖北武昌。1919年,当选为湖北省中西医会第一届正会长,并创办《湖北省中医杂志》,兼任编辑。
杨浩如,名德九,男,江苏省淮阴县人。生于 1881年,卒于1940年。杨氏出身中医世家,与京城名医张菊人在淮安师出同门,曾拜当地同族名医杨世寿学习。
张菊人,名汉卿,男,江苏省淮安县人,生于1883年,卒于1960年。张氏与京城名医杨浩如师出同门。1910年,从祖籍来京行医,曾在外城官医院任内科中医医官,后曾担任北平中医资格考试主考官。与萧龙友、孔伯华等共同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出任董事和教授。
金书田,字耆康,男,满族,北京市人。生于1884年,卒于1971年。金书田为清皇族爱新觉罗后裔,幼年家道中落,于北京幼师学堂毕业后,移居后海广化寺中深研歧黄,施诊济世。
刘辅庭,名沛卿,号爱生,男,江苏省沛县人,生于1884年,卒于1938年。其父子英以医为业,青年时来到北京,看病之余教子习医,将《医宗金鉴 》中之歌诀删繁就简,并增添各家经验,改变为内容丰富而又实用的医书,名《重磨金鉴》,虽未付梓但对刘辅庭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后经京师总警察厅考试合格为官准医士。
王石清,男,北京市人,生于1884年,卒于l945年。早年在清河师范学院任教,业余学习中医。数年后学有所得,初悬壶于清河镇,后迁至城内地安门外桥北路西,慕名求医者盈门。临证胆大心细,效果甚佳。
高凤桐,字云麟,北京市人,生于1887年,卒于1962年。早年师从吴希之、焦茂斋、杨浩如等名医学习,后在北京外城官医院工作,曾任北平国医学院教授和北平中医考试委员等。
蒲辅周,号启宇,四川梓潼人,生于1888年,卒于1975年。我国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出身于世医家庭,幼承庭训,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四川解放后,受聘西南铁路医院,1955年奉调中医研究院,开展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