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功效与作用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故为五脏。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里的一味方剂,在生活中很常见。现在也有六味地黄丸的中成药。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样的功效呢?又有哪些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呢?下面健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关于六味地黄丸的知识。
王乐亭,名金辉,河北省香河县人,生于1895年,卒于1984年。曾考入中国大学学习,两年后,弃学从医,拜北京针灸名医陈肃卿为师。
于道济一生致力于祖国医学教育,对培养后继人才忧心重重...
王文鼎认为中医的发展和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前提是首先搞好继承,不但要继承治疗经验和有效方药,更要系统学习理论,这样才能谈得上整理提高。
哈锐川,名成惠,字锐川,河北省河间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49年。幼年家境贫寒,随父习医。
郑守谦非常重视内因在人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对《内经》摄生理论颇有研究,主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中医经典著作要想读通、读熟、嚼透、消化是不容易的,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那更是难上加难。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一书,把《黄帝内经》里的《素问》、《灵枢》两部分合纂为一篇,并分类加以整理、注释,给后学者以很大的便利。
《瘟疫论》是中医发展中一次重大突破,为以后温病学派开辟了道路。他的创新精神受到广泛赞扬。
其辨痰证,认为痰本非人身所固有,或是水泛为痰,或是火炼为痰。因此,辨痰证,当分辨有火无火,由于火衰不能制水,水不归原,泛溢为痰,痰如清水者,赵氏主张用八味丸以补命火,火壮水化则痰自消。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清初一大医家,—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