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防未病,三伏天再不艾灸,就要后悔了!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秋葵的功效与作用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真正懂得了艾灸的原理,是没有必要担心艾灸上火的。艾是纯阳之物,破一切邪淤。邪者,风,寒,湿,火,燥都是病邪。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胞宫位于女性小腹会阴部位,那里阴经缠绕,阴气会聚,是体内阳气最为薄弱的地方,稍有调养失当,寒湿之邪便会趁虚而入。所以女人比男人更需要“热养”,更需要艾灸!
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拍打出痧说明找到了病灶并揪出了暗藏体内的毒素,是好事,并说明诊断、治疗在同时进行。如果刚一出痧便停止拍打,就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出了痧还继续拍打,浅色痧会变成深色痧;再继续拍打,则会加速痧毒褪色。
《中国药典》说:“目前,造成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即所谓‘医药公害’。这就是“为什么医院越来越多,疾病越治越多,医院的大楼越盖越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