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艾灸有6大好处 怎么做到正确艾灸呢?

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做艾灸会上火吗

真正懂得了艾灸的原理,是没有必要担心艾灸上火的。艾是纯阳之物,破一切邪淤。邪者,风,寒,湿,火,燥都是病邪。

最新发布
2018-02-03

“功能针刀”助力中风康复

康复科治愈的吞咽障碍患者中,最快半个月即得到恢复,这样的例子在我院康复科数不胜数,新疆、山东、广西,甚至英国的患者都慕名而来。

2018-02-02

冬季皮肤瘙痒?常灸四大“补水穴”,让你做个“水美人”!

我们要利用好自身的条件,从内而外地进行调节。我们人体身上就有4个重要的“补水穴”,经常艾灸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让你在冬日也能拥有光滑紧致的肌肤。

标签: 调节 艾灸 皮肤 
2018-02-02

睡不着、醒得早、睡得浅……你该这样调

对生活产生影响,并在睡眠时间上或质量上出现问题,才能定义为失眠症。在临床上有一个简单的分法,把失眠症分成睡不着觉的、半夜常醒的,还有睡眠维持不了的,我们概括为:睡不着、醒得早、睡得浅。

标签: 生活 睡眠 失眠症 
2018-02-01

笑尿了?这是病,你得灸!

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容量减少,逼尿肌功能下降,致无抑制的膀胱收缩增加,夜尿增多。衰老因素可能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尿失禁,但增加了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风险,而老年女性通常因盆底肌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内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造成压力性尿失禁。

2018-02-01

艾灸出的汗,到底是什么?

有些人刚开始艾灸不出汗,大约10~30天后开始出汗,这和正气需要循序渐进恢复有重要的关系,此时可以加强对足阳明胃经的按摩和刮痧,同时继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增强转化气血的能力。培补正气,增强排除外邪的能力。

标签: 艾灸 出汗 按摩  
2018-02-01

艾灸脚底一妙穴,彻底根除月经不调,痛经、脾胃病也管用

艾灸方法:用艾条熏灸此穴,每次15分钟左右,也能温补脾阳。灸的时候有个窍门,叫雀啄灸。皮肤感觉有点发烫,马上拿开,然后再接着熏灸。反复进行,犹如小鸟啄食,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

2018-02-01

白发增多,灸灸“浮白穴”!

每日睡觉前和次日起床后,用双手的指头揉搓头皮,先自前额经头顶到枕部每次2~4分钟,每分钟来回揉搓30~40次,以后逐步延长到每次5~10分钟。

2018-02-01

体寒是癌症的温床,而艾灸可以横扫体寒!

俗语讲“擒贼先擒王”,《黄帝内经·灵枢篇》里头记载:“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

标签: 体寒 癌症 艾灸 足三里 
2018-02-01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四脉解析,一看就懂了!

带脉属于纤维弹性,把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循环全身,参与脂肪代谢。当带脉不通,卵巢功能下降的时候,这个女人的体型就会发生变化了。

标签: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2018-02-01

男人补气、女人补血的艾灸法,太实用了

从生理上讲女人容易造成血虚,就像人们常常听到中医说:某女人气血两亏,也常见的是某人亏气;用中医的话说:“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瘀。”也就是亏血、血虚会使人易患很多疾病,因此,女人必须补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补血是终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