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口苦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口苦是一种中医学的说法,就如文字医师口中有苦味。主要是急性炎症(如肝炎、胆炎)引起的常见症状,这很可能于胆汁、血液障碍和唾液成分有关,情节严重也肯能是癌症征兆。

中医把脉的最佳时间和原理

中医号脉有讲究早晨空腹号准最准确,每天早上太阳刚升起来、人们刚起床、在没有吃任何东西的时候号脉最佳。这是因为太阳刚刚升起,阳气刚刚进入体内,人体在夜晚的阴气也渐渐退去,此时人体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各方面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段的脉象,是人体平和状态下的真实反映。

最新发布
2017-06-06

蒲辅周:方药应用

 持数方应付百病,猎中者少,受误者众。用药无的放矢,用量越大,其弊越深。在辨证的基础上,立法贵严,制方要讲究配伍,药物有主辅之分,要体现抓主要矛盾。

标签: 百病 药物 脾胃 
2017-06-06

郑氏家传配穴秘方(一)

风池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眼底,肝俞用平补平泻法,肾俞用补法,不留针;内睛明、球后用压针缓进法,攒竹、瞳子髎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眼内,留针20~30分钟,以平肝补肾、活血明目。

标签: 热感 补肾 活血 
2017-06-06

那些想不到的食疗方

 一般感冒,见头痛恶风,流清鼻涕,或发热咳嗽,用生葱白60克、淡豆豉12克,水煎浓汤,临卧前趁热服下,盖被取汗出。或用大米煮粥,将成时放入适量葱和姜,趁热服之,盖被取汗。或用葱和胡椒下面亦可。

标签: 头痛 咳嗽 喉患 
2017-06-06

蒲辅周:略谈八法的运用

当汗而汗,病邪即随周身微汗出而解;不当汗而汗,为误汗;当汗不汗,则为失表。汗之不及固无功,汗之太过亦伤表。大汗必伤阳,过汗亦耗液。所谓误汗伤阳(外为阳,气为阳),汗而有伤,变症蜂起,是为医者失治之过。

标签: 病邪 伤阳 气虚 
2017-06-06

郑氏家传配穴秘方(二)

阿是穴用围刺法和青龙摆尾法,徐徐拨动;人迎透扶突、曲池透臂臑,用提插法平补平泻,使“气至病所”,以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2017-06-06

中医师成长的三大“坎”

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从大方向上指导了中医抗非典治疗的,还是那几位对中医之理理解深厚的老先生,这一事实更加证明了明“理”的重要性。

标签: 治疗 教育 非典 
2017-06-04

左手拇指上有佛眼的人,不简单!

佛眼的纹路与佛眼纹,佛眼线、佛心纹和念力相互相呼应,常常能靠着这敏锐的直觉,趋吉避凶,如同神佛一般的能力。

标签: 佛眼 纹路 左手 
2017-06-04

手掌有这3条纹的人,富贵一生,左手握权,右手握财

正所谓人无横财不富,手掌上以小拇指和无名指下方掌管偏财运势的“水星丘”部位如果生有数条密集的竖纹,表明一生“横财有道”,不仅财运好,更是衣食无忧的象征。生有这种聚财纹的人,生来命好,亲缘深厚,左手有这样的纹路则可通过官运亨通发家致富,可做老板。

标签: 横财 纹路 手掌 
2017-05-31

必背脉学经典,濒湖脉学全新亮相啦!第一波浮脉类奉送~~

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人为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之状。詹炎举言如环珠者,非。《脉诀》云:季夏宜之,秋季、冬季,发汗通肠,俱非洪脉所宜,盖谬也。

标签: 洪脉 血脉 脉诀 
2017-05-31

他们竟然为了这个吵起来了!——贠克强“舌”战群儒

红、绛、淡、淡暗、淡青、青黯为临床多见,个人经验,如病证单纯的话,则基本符合上述舌证对应之论。但临床上千万不能这样对号入座,因为疾病的复杂性不是按照单角度理论而发生、发展的。

标签: 舌证 伤寒 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