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很“狡猾”,认准5个前兆,才能断它后路
蛋白质的摄入。高蛋白饮食有利于细胞的修复,尤其适用于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患者。血浆蛋白过低,会加重腹水的形成,所以每月每公斤体重可供给1.5-2克蛋白质,但肝硬化有肝昏迷时少用甚至不用蛋白质。
每一种病都有一定的前兆,身体会不同的反应,现在为大家介绍肝硬化的五大症状,广大患者朋友若有以下的情况发生,请您一定尽早的进行肝硬化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一旦发现肝硬化,患者们就要多加注意饮食习惯,以免吃错食物加重肝硬化的病情,那么肝硬化患者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来看看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禁忌。
蛋白质的摄入。高蛋白饮食有利于细胞的修复,尤其适用于低蛋白血症和腹水患者。血浆蛋白过低,会加重腹水的形成,所以每月每公斤体重可供给1.5-2克蛋白质,但肝硬化有肝昏迷时少用甚至不用蛋白质。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常常伴有门静脉高压,所以较易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时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导致已曲张的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总数的60%~70%,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损害逐步发展为肝硬化,饮酒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展为酒精性肝病。
据报道,肝硬化肌肉痛性痉挛发病率在64%~88%之间。Kobayashi等报告每周发生一次以上肌肉痛性痉挛为31%,每月一次以上则为70%;不伴肝硬化的慢性肝炎患者肌肉痛性痉挛发生率为5%,而健康者为7%,两者无显著性差别。
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充足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肝脏负担;碳水化合物能保持肝细胞内糖元含量,使其用于肝组织的构成和增生,以保护肝脏。防止毒素对肝细胞损害,每天可吃淀粉类食物350克~450克。
乙肝,从乙肝五项的角度来说,分为大三阳、小三阳、大二阳、小二阳等很多种情况,但是这些并不能单纯的代表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是否严重要结合肝功能、腹部B超等结果综合来看。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当肝脏出现病变的时候,其剩下的健康组织尚能够应付日常代谢活动的需要,所以不容易察觉。只有当肝损害超过70%的时候才会出现显著症状,因此肝硬化的进展往往是“静悄悄”的,很难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