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患者一样,丙肝患者也面临社会歧视带来的巨大压力。翁心华教授指出,不少丙肝患者,不幸同时也感染了艾滋病,他们更容易受到歧视。
只要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丙肝是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的,大家不必太过担心,更不能歧视丙肝患者。关于丙肝常识,大家都应该认真了解一下。
窗口期,是指病毒感染人体后,尚未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视"尚未产生抗体的时期。在"窗口期",即使病人已感染了病毒,但由于针对病毒的抗体并不稳定,所以检查抗病毒的抗体的结果却是阴性。
感染丙肝会引发肝硬化、肝癌等致死疾病,每年死于丙肝的人数高达35万。因丙肝具有隐匿性的特点,许多患者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患丙肝,检查时出现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丙型肝炎在中国也有相当高的发病率,目前患者已达到3~4千万人,而且由于丙型肝炎发病的隐匿性和常规体检中没有检验丙肝这一项,所以超过九成的患者都是到了疾病晚期才到医院求诊。
干扰素有很多副作用,不仅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食欲,导致体重下降,而且还可能引起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也可能引起体重下降。
丙肝抗体主要是人体的免疫细胞对于丙肝病毒感染作出的一种反应,丙肝抗体是需要通过临床上的实验检查能够发现它的存在,能够去确定患者之前是否出现过丙肝病毒,却不能够去检验病毒的本身。
丙肝病毒疫苗研制的瓶颈在RNA病毒的形态上面,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与常见的DNA病毒所不同的是,RNA病毒经常会发生变异,这使得丙肝疫苗的研制变得异常困难。
丙肝病程越长,治疗难度越大,疾病负担也就越重。如果丙肝患者在20岁时得到治疗,治愈率可达60%~70%,而在60岁时治疗,治愈率仅为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