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乙肝患者的分布呈现出“橄榄状”。即儿童、老年人较少,而中年人居多。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乙肝疫苗接种已经走进城乡每个角落,我国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越来越少,“小乙肝”也越来越少见。这是否意味着一旦发现感染乙肝病毒,就要抗病毒呢?
治疗乙肝的目的是防止纤维化、肝硬化,而治疗的核心是抗病毒。如果出现纤维化、硬化的迹象才需要抗病毒治疗,这需要通过各项检查。如果肝部各项指标都正常,这说明是携带者,肝部细胞和病毒和平相处,需要加强自身的养生。此时抗病毒会越抗越遭,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终身不需要治疗。
是否需要抗病毒分4类情况
1、至少观察半年甚至1年病毒复制及肝功检测状况。这就需要患者和家属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要因为转氨酶有波动就要求抗病毒治疗;
2、要看发展趋势如果在等待和观察的半年以上时间里,转氨酶持续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病毒DNA却是在不断下降,这个趋势就非常好,就有理由继续等待和观察下去;
3、不能进行过多药物干预。由于转氨酶异常,患者往往迫不及待地使用各种保肝和降酶的药物,结果掩盖了肝脏的真实情况;
4、不适合于所有人群。一般来说,垂直传播感染者自身清除的比例低于后天感染者;男性低于女性;年龄大者低于年轻者。如果经过检查证实已经发生了肝硬化,就应立即抗病毒治疗。
特殊人群抗病毒选择要谨慎
①乙肝患儿就不要急于抗病毒,尤其不要急于使用核苷类药物;
②肝硬化患者只要病毒复制没有停止,就必须抗病毒治疗,而且是终身的,抗病毒可以延缓肝硬化的发展;
③肝癌患者也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因为除了已被发现的癌症部位外,其他“正常”肝脏组织有可能因为长期病毒感染而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④肿瘤放化疗患者,由于放射线和抗癌药有免疫抑制作用,有可能降低免疫功能而使乙肝病毒复制加剧或复活,因此必须预防性地使用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