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般提起肝炎疾病,首先会想到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这两个类型,剩下的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较为少见,多数人不了解。虽然后面三种类型的肝炎不常见,但它们对身体的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丙型肝炎,它是一种传染性强,病情严重且危害大的肝炎病。
上面也提到了,丙型肝炎的病发率不高,导致很多人对它不了解,所以就出现了部分朋友到医院做排查肝炎健康的时,发现有时候诊断结果是丙型肝炎抗体阴性,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心里很是迫切想知道答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丙肝危害有哪些
丙肝疾病发展为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超过了乙肝,而且一旦恶化后,治疗难度会大大的提高,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丙肝患者如果在发病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患者的病情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查,是为了初步的筛查是不是患有丙型病毒性肝炎。
如果抗体是阴性的,基本上是可以排除掉患有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性的,但是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人体在接触丙型肝炎病毒之后,还没有产生出抗体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体内是有丙型肝炎病毒的,但是还没有产生出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我们叫做窗口期。
这种情况下患者已经是丙型肝炎病人了,但是检测抗体是阴性的。如果说高度怀疑自己接触过丙肝炎病毒,但是检测出来的抗体是阴性这种情况,建议二到四周后再进行第二次的检查或者直接查丙型肝炎病毒RNA来明确是不是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其实呢,丙型肝炎抗体阴性其实是说你可能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但因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不能作为丙型肝炎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所以诊断结果是阴性的朋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进一步的丙型肝炎筛查,患者在等待结果出来的期间,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问题,避免传播病毒,还有就是饮食结构需要调整,多吃有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