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物性肝炎?说简单点,药物性肝炎其实就药物对肝脏造成直接或者间接损伤的疾病。但很多时候一些药物就算会对肝脏有损伤,但因为疾病的需要不得不吃,所以部分人发生药物性肝炎是无法避免。但肝脏因药物损伤也是可以治疗的,那么药物性肝炎如何治疗的呢?
药物性肝炎如何治疗
支持疗法改善全身状况: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加强营养,给予适当高蛋白、高糖、丰富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维生素B、C、E和氨基酸,严重者甚至需要应用血浆等治疗。
脱敏治疗:对药物过敏性肝病,可试用抗组织胺药。对有过敏因素情况,且病情较重者,或有迹象表明为自身免疫机制致病者可以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病情改善后逐渐减量。
药物治疗:目前大多数药物性肝炎还没有特异性解毒剂,以下是一些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
1.S-腺苷-L-蛋氨酸:又称腺苷酸(思美泰)。通过转甲基作用,增加膜脂的生物合成并增加Na+-K+-ATP酶活性,加快胆酸的转运,同时有转巯基作用,增加生物细胞内主要解毒作用和自由基的保护作用,生成的牛磺酸可与胆酸结合增加其可溶性,对肝内胆汁淤积有一定防治作用。给药方法:0.5~1g/d,静点,2周。以后改为1~2g/d,口服。一般4~8周。
2.还原型谷胱甘肽:该药参与三羧酸循环,促进能量代谢,能激活各种酶,也能影响细胞代谢,具有解毒、保护肝脏、抗过敏等作用,用法每天600~1200mg,分1~2次静点。
3.熊去氧胆酸:有稳定细胞膜、免疫抑制以及保护线粒体作用,可用于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剂量:每次0.25g,2~3次/日,口服。
4.苯巴比妥:有利于肝细胞内运载蛋白的合成,使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促进胆红素代谢。用法:30~60mg,每天3次口服,与考来烯胺联合应用,更为理想。
5.考来烯胺:为一种阴离子交换树脂,能与胆酸结合,减轻皮肤瘙痒,开始剂量为4~5克/次,每天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可减至4g/d。
其实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药物性肝炎是有方法可治疗的,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支持疗法改善全身状况,脱敏治疗,也有药物治疗,而这药物治疗不会给肝脏带来损伤,这些药物可以说是解毒剂,可以帮助肝细胞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