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仔细观察,肝硬化是有迹可循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阻止、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造成肝脏损害,病情反复进展恶化,出现肝脏弥漫性纤维化伴有假小叶形成、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肝组织严重受损的病理状态。我国最常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其次是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中的任何一种均属于失代偿期。失代偿期病情已经明朗,诊断不难,本文不做讨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病情隐匿,或患者惧怕、拒绝认可肝硬化,或医患注重局部病情忽视肝硬化等情况,皆可导致代偿期肝硬化漏诊。
从蛛丝马迹中发现肝硬化征兆的案例
案例1:手掌发红
有一次出差,火车上还让吸烟,对面坐的人给笔者递烟时,笔者发现他手掌红,进而询问得知他经常口苦、“上火”尿黄,查看手掌发现他的大小鱼际肌充血(肝掌)。笔者提醒他可能有肝硬化,有时间尽快到医院检查,结果被笔者言中。
案例2:痔疮、便血
一朋友患痔疮,便血,便后有肿物脱出肛外,多次治疗,反复发作,苦不堪言。他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肝功能、B超检查结果均不严重,仅有脾稍大,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医生、患者均未考虑肝硬化,患者对肝硬化说法绝对排斥。但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肝穿刺活检肝硬化确诊无疑,处理门静脉高压后,痔疮不治而愈。
案例3:面黄
一位40多岁妇女,手足皲裂,口干、龋齿严重,是皮肤科、口腔科常客,久治不愈。因面黄疑有肝病就诊,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但诊断过程并不顺利,直到第4次检查方确诊。
案例4:GGT升高
一中年妇女体检发现GGT高,其他不明显,无脂肪肝,无长期服药史,不饮酒,无乙肝、丙肝感染证据,自身抗体检测阴性。医生不能解释原因,患者忐忑,辗转找到笔者咨询,询问后得知她有手足关节痛,尤其早晨严重,据此判断她可能有类风湿,接诊后见她手指小关节畸形,进而肝穿刺活检确诊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
案例5:胃病反复发作
一位慢性乙肝患者,病毒量中等,肝功能轻中度异常,执迷于偏方、秘方,拒绝规范治疗。经常反酸、嗳气,有时胃痛、黑便,无腹水、水肿等,多方治疗无果,万般无奈才就医。笔者反复解释规劝患者,他才做了胃镜检查,结果诊断门脉高压性胃病,进一步检查后确诊肝硬化代偿期。
案例6:乳房增大
一单位领导,纯爷们儿,酒桌上豪情壮志、叱咤风云。但身体发生了一点儿变化令他非常尴尬,乳房不断增大、有硬结、隐隐作痛;阴茎缩小、阴毛稀疏,性功能减退。羞于开口又无奈,使他非常苦恼。查乳房似梨大,还可见肝掌、蜘蛛痣,颈部、胸部有红痣,他说早就有只不过没在意。进一步查肝功能明显受损、乙肝病毒复制、脾大、少量腹水,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诊断确立。乙肝基础上再饮酒,对肝脏的损害。
如何早期发现肝硬化
上述病例的表现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条,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
肝功能减退正常肝脏有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合成功能、解毒功能、免疫功能等。代谢功能受损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肝源性糖尿病。排泄功能受损会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合成功能受损出现低白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差,表现为腹水、水肿、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解毒功能受损时对雌激素灭活能力减弱,雌激素在体内的含量相对增多;血中游离睾酮减少;微循环中的雄甾烷二酮和睾酮前体转化,产生大量雌激素。男性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组织,引起乳腺增生、肥大;毛细血管扩张就出现肝掌、蜘蛛痣。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后,饮酒者酒量会下降,易醉酒。免疫功能受损致肠道内菌群失调,气体产生增多,出现肠胀气、矢气多、腹泻、消化不良等。
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为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常伴发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大出血、门体分流性脑病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侧支循环开放是诊断门脉高压症的重要依据。侧支循环开放的主要表现: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②痔静脉曲张;③肝镰状韧带周围静脉曲张,出现脐周或腹壁静脉曲张,严重者表现为腹壁静脉瘤,或脐周出现团状曲张静脉,形成“海蛇头”。
如何形成良好的诊断思路
熟知、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临诊遇有类似情况时想到肝硬化不难。进而按照肝硬化可能的病因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男性酒精性肝病、女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性肝硬化、遗传代谢性肝病等,进行肝功能、相关病因学检测,以及B超、CT、胃镜等影像学检查,基本可以明确诊断。诊断特别困难的不要忘了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金标准,极具权威性。
临床医生应该具备系统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诊断思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局部到全身,审病求因。充分运用望闻问切,全面查体,仔细观察,动态观察,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检查(化验、B超等)后有创检查(肝穿刺活检等),确立包括病因、病理、功能状态、并发症、合并症在内的完整诊断。避免重视局部忽视全身,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例如,有一位近60岁的男性肝硬化患者,病因不清,多项检查均未查出病因,北京、天津等多家医院也没能明确病因诊断。患者手颤抖,询问他得知已经诊断为脑血管病,几乎就要略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查了共济运动及步态,结果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查文献,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没有>50岁发病的,后来进一步检查裂隙灯、血清铜等才确诊。本例漏诊的原因在于被年龄所迷惑,没注意患者手颤抖年轻时就已经存在。本病早期诊断后进行驱铜、限铜,对于改善预后很有意义。
再拿龋齿严重的女性患者来说,患者口干、唾液缺乏、龋齿严重,如果只处理龋齿,效果不会太好,只要稍多想一点,问个为什么就可能发现“干燥综合征”;反之,若肝病科医生只注重肝功能异常,仅仅应用保肝降酶药,忽略全身表现,不把手足皲裂、口干、龋齿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就会漏诊自身免疫性疾病。肝功能异常、龋齿、手足皲裂等等都只是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整体疾病的一部分。
临床教学是以病为单元,某种病有哪些临床表现,满足若干标准即可确立诊断。诊断学则从症状、体征出发,该体征见于哪些疾病,彼此间有何异同。医生接诊所发现的是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资料,对诸多信息筛选、辨识、分析、归纳,综合考虑明确诊断方向,进而补充和完善资料,最终确立完整的疾病诊断,这一过程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每当遇到疑难病例疑惑不解时,笔者就把患者临床表现罗列出来,然后将与这些表现相关的疾病分别列出,出现次数最多的病(数学上称之为交集)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病或者说是诊断方向,然后根据诊断该病所需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往往大功告成。这种方法需要时间、检索能力和耐心,可能有点原始但至少解决了不少难题。
确立诊断对选择、决定正确治疗方案至关重要,特别是选用有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案时。就自身免疫性肝病来说,只有明确诊断才可能规范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否则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就难以交代,而畏首畏尾不规范应用有效治疗方案,还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恶化进展,后果严重。
治疗需“利>弊”,才能使患者更好收益
治疗肝硬化的药物与方法之多无以计数,但总的来说就四项:病因治疗、抗炎抗纤维化、防治并发症、调理养护,其中病因治疗是关键。例如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效规范的抗乙肝病毒治疗,持续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能够有效减缓炎症及纤维化,阻止、延缓病情进展,许多患者经过抗乙肝病毒治疗,肝功能恢复,腹水消除后不再出现。所以我们深切感受到,每天坚持服用1片0.5mg的恩替卡韦,胜过一堆滥用药。
干扰素有导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因此禁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也应慎用。丙肝治疗更是有飞跃性提升,口服的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可以取得根治性疗效。即便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原来许多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于降低门静脉高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顽固腹水效果显著。
临床医生在治病过程中相当于元帅、司令员,可以不知道一些治疗、检测技术的具体操作,但是应该知道其适应证、临床意义。临床医生要合理选择、组合安排;会权衡利弊,选择利大于弊的治疗方案;提前预判毒副作用,预防并及时处理毒副作用,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只有做到这些,才可称为高明的医生,患者就会受益多。
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缕红丝等。
健客价: ¥65中毒性肝脏损害: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3疏肝健脾,消热散淤,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健客价: ¥40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12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9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