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抗炎保肝治疗”概念并不明确,一般认为:
·能针对肝细胞炎症坏死某些环节起作用;
·能维护肝细胞功能的稳定;
·减少肝脏组织的炎症程度的药物;
都为抗炎保肝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炎保肝药物品种繁多,但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各有侧重。目前,我国的保肝药物品种极多。
有人统计,正在使用和近年曾经使用过的保肝药有300多种。当然,各个地区有其不同的优势药物,使用的针对性亦有较大差异。
药理实验证明,抗炎保肝药物可通过抗氧化作用稳定细胞膜,或通过控制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而发挥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还可以对线粒体、细胞核等细胞器起作用,促进特定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抵抗肝细胞的凋亡,临床观察也证实抗炎保肝药物具有确切的减轻肝细胞炎症,降低血清转氨酶和消退黄疸等作用。
由此可见,抗炎保肝药物不仅具有降酶作用,且具有确切的抑制肝脏炎症的作用,停药后不反跳。
而人们所谓“降酶药”就是降酶作用快、幅度大,但停药后反跳十分普遍。然而,单纯的降酶治疗意义不大,转氨酶复常只是解决了肝炎的表面问题,对于疾病的实质没有帮助,相反有时大量使用“降酶药”有可能掩盖病情,贻误抗病毒等病因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抗炎保肝药物具有降酶的作用,但并不是降酶药,同样,降酶药不能等同于抗炎保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