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时为什么转氨酶升高?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内没有炎症,所以转氨酶不升高;转氨酶升高是肝炎发病的标志。血清转氨酶能灵敏反映肝细胞的炎症,这是淋巴细胞清除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也使肝细胞受到损伤,是免疫清除病毒的表现。但慢性肝炎时有免疫缺陷,这种清除作用并不充分,病毒水平会有所降低,而炎症破坏持续,反而使病变加重,网友们是否知道:刚发现肝炎时病毒量很高,而肝硬化患者病毒只有中下水平
慢性肝炎患者转氨酶急剧升高会有什么问题?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过程中,有时会有血清转氨酶急骤升高,转氨酶超过正常高值的10倍,称之为“病情急性加剧”,同时还可以有黄疸。一年的发生率超过患者的10%,可能因饮酒、过劳、或情绪创伤,也可能是自发的。
转氨酶升高短时间内只是肝细胞肿胀,时间长了肝细胞就会坏死;发生黄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都升高)就已经有肝细胞坏死了。
重度肝炎出现急性加剧可促发肝功能失代偿,甚至急性肝衰竭。急性加剧常加速病变进展,严重的患者可在1年内发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急性加剧后可发生腹水、呕血等凶险的合并症。
因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觉得疲乏、食欲不好更要及时检查肝功能,警惕病情急性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