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未来15年中国约900万人将死于肝病。导读:南方周末官方微博10月26日发布一篇以《若什么都不做,接下来十五年,中国约有九百万人因肝病而死亡》为题的博文,随后搜狐媒体、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各大媒体相继转载。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接下来十五年间,中国会有大概九百万人因为肝炎相关疾病而死亡。”
——WHO驻华办事处高级顾问教授
Po-LinChan教授强调在会议中强调,中国是乙肝阴影最重的国家之一,感染者高达近1亿。——但这些中国患者,仅有1%正在接受治疗,这直接导致,在中国,每十名慢性感染者,就有三人因此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2013年春天去世、年仅24岁的安徽研究生刘俊杰。他在高考入学时被诊断为乙肝,但一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为肝癌。专家认为,如果刘俊杰在早期就接受强效低耐药药物治疗,他的悲剧不会发生。
面对乙肝,无知比疫病更可怕
中国乙肝治疗当前遇到的诸多问题,与医生和患者的认知也有关系。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三家单位联合,对31个省和自治区的3753名肝炎临床医师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基层医生和患者,至今都没有意识到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更没有意识到把乙肝病毒和耐药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对预防这些严重疾病的重要性。
“我国肝癌死亡率远高于欧美国家。”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教授说,这将是我国要面临的长期问题。
在国内,目前超过七成的乙肝患者都在使用“低效或高耐药”的药物治疗,但在欧美和亚太其他地区,乙肝治疗指南都强调首选“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医生和患者也都认可。
另一方面,在医生的观点中,公众对丙肝的认知较低,仍有相当的病人不知道是可以治愈的;这也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中国的1000万丙肝患者中只有2%就诊。”
对抗乙肝,规范治疗是关键
很多肝病患者听信游医上当受骗,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因为病程长,很容易对治疗产生怀疑,从而轻信不正规医疗机构。目前肝病临床治疗药物和疗法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很多患者治病心切,盲目求医,甚至自己到药店拿药吃,往往容易走入“歧途”。
乙肝的科学规范治疗的体现——正确认识乙肝,积极治疗:
很多患者在肝病的认识上有误区,觉得没症状就不用治,症状是否明显代表着病情是否严重,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肝病是具有很强隐匿性,且肝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程度和表现出来的并不一致。部分患者在初次出现症状进行就诊时,已经到了早期肝硬化的阶段,因此患者被查出乙肝后,不能因为身体无明显不适而掉以轻心,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从临床病例来看,很多乙肝患者由于病情隐蔽,基本没有症状,不重视专业监测及规范治疗,导致悲剧发生或病情加重。在第一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时如果选对了治疗药物,不但能降低耐药而导致的病情反复,而且还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所带来的治疗负担。另外乙肝患者应该科学用药并定时到院进行复查。乙肝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疗(包括观察)的时间比较长。如果能正确认识乙肝,掌握最佳治疗时机,坚持科学规范治疗,那么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15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乏力、肝病、纳差、脘胀等症。
健客价: ¥33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辩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健客价: ¥16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澳抗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价: ¥32补肝肾,益气活血。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肾两虚证候。临床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悸,自汗,头晕、纳少,舌淡脉弱。
健客价: ¥20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
健客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