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不完全统计,能够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的药物至少有二百种以上,并且近年来,许多报道证实某些中药如:黄药子、苍耳子、千里光等,也可以造成肝损害;如用药不辨证,在肝炎活动期误用温补药物,也会使肝损害加重。而肝损害的形成,一方面是药物直接或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引起肝脏病变;另一方面是诱发变态反应性肝病。此外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也不一。
因此,肝病病人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肝功情况以及合并症情况。
2、对使用的药物要充分了解熟悉它的毒副作用和有效反应。如发生药物反应,一般多在用药后1-4周时,多有发热、皮疹、瘙痒以及外周血象的改变。如辨证运用中草药而采取的免疫激活疗法,在用药3个月以后出现皮疹,是清除肝炎病毒的有效反应。
3、在治疗肝病合并其它疾病时,不要照搬一般病人的治疗方法和用药剂量,而要辨证论治,因人而异。
4、用药后如发现转氨酶增高2倍以上,其它原因除外时,应予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
此外,肝病病人的用药宜简化,用药种类不宜过多,因为大多数药物都在肝脏解毒,而患肝病时,药物的代谢和清除都受到影响,所以用药要从简。
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15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乏力、肝病、纳差、脘胀等症。
健客价: ¥33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辩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健客价: ¥16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澳抗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价: ¥32补肝肾,益气活血。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肾两虚证候。临床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悸,自汗,头晕、纳少,舌淡脉弱。
健客价: ¥20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慢性肝炎属脾气虚弱、血瘀阻络、温热毒蕴蒸,症见胁痛、腹胀、乏力、尿黄;对急性肝炎属上述症候者亦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