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乙肝病人需要抗病毒治疗?
【1】HBeAg阳性者,HBVDNA≥105拷贝/ml(相当于2000IU/mL);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ml(相当于2000IU/mL);
【2】ALT≥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
对持续HBV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1)对ALT大于正常上限且年龄>40岁者,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2)对ALT持续正常但年龄较大者(>40岁),应密切随访,最好进行肝活检;如果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HAI≥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59]。
(3)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如脾脏增大)者,建议行肝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乙肝抗病毒药物一旦用了就真的停不下来了?
在乙肝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医生也建议其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少数乙肝患者听说“抗病毒药物一旦用上去就停不下来了”的说法,就顾虑重重,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
国内外所有肝炎防治指南都明确指明,只要符合抗病毒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必须坚持抗病毒治疗。并指出:只有坚持抗病毒治疗,才可能阻止或延缓乙肝向肝硬化或肝癌发展。
为乙肝转阴治疗需做这几件事
一、精选优质治疗乙肝的药物
目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包括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国内已上市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胸腺肽和其他免疫调节剂,以及传统中药和其他草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各有利弊,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
因此,从治疗一开始就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综合考虑所选药物的特点(抗病毒强度、安全性、HBeAg血清转换率和耐药率等),并需要充分考虑病人的经济、身体、工作、生活、婚姻、生育、乙肝病毒类型等情况,选定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二、定期规范监测乙肝计划
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定期监测和随访,治疗期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HBVDNA水平(定量法)、乙肝“两对半”、肝功、肾功和血常规等。整个疗程结束后的最初三个月每月监测一次肝功和乙肝病毒指标(乙肝“两对半”、HBVDNA),此后逐渐延长监测间隔时间。
对于病情较重的肝硬化患者和疗效不好的患者,监测力度要加强,并密切注意病情恶化。
三、切忌停药和断药
慢性乙肝治疗需要“长治”才能“久安”,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擅自换药等不能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病毒“反跳”、变异而导致病情恶化。长期规范治疗并不意味病人都要终生服用,坚持规范抗病毒治疗停药不是不可能,达到规定治疗疗程的病人也可以考虑停药并严密观察。
四、用药前先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
乙肝病毒分C、P、S、X四个基因区,分8种亚型和2种混合型,病毒基因分型检查可以了解肝功异常是不是病毒引起的,是否需要治疗,如果需要治疗,哪种药物适合,对哪种药物吸收比较好,哪种药物吸收的不好,对哪种药物最有效,大概花多少钱,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因此,在抗病毒治疗之前,乙肝患者必须做病毒基因分型的检查,了解一下体内的病毒是具体是何种分型、是否需要用药以及用药的话病毒的类型对何种药物最敏感,适合用于什么治疗方法和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