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者更易患肝癌?
中国1/3人群,“解酒基因”因变异而失效
研究员介绍,饮酒是被公认的除了乙型肝炎、饮污染水和吃霉变食物之外的致肝癌危险因素,但危险性和内在联系一直缺少明确的认定。
研究表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要通过乙醛脱氧酶2(aldh2)来完成,人体内的乙醛脱氧酶2,其功能就是将乙醛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但当乙醛脱氧酶2正常基因发生变异之后,便会使该酶失去活性,从而导致饮酒后血中的乙醛浓度增高6倍多,长期酗酒,体内的乙醛就会蓄积,最终可能导致肝细胞发生癌变。
肝病医生特别提醒:喝酒脸红、恶心者要当心
研究已经发现,乙醛脱氧酶2基因变异型携带者饮酒后往往会出现脸红、恶心和心动过速等神经系统症状,所以饮酒后如果有上述症状者,应该提高警惕,戒酒或尽量减少酒精的摄入量,以预防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