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肝癌(livermetastasis)
概述
肝脏是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各个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主要包括血行播散(门静脉转移如消化道肿瘤和肝动脉转移如乳腺癌)、淋巴转移如胆囊肿瘤、直接种植如卵巢肿瘤。中国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比较接近。继发性肝癌有时与原发性肝癌不易区别。当原发癌灶比较隐匿时,亚临床期继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大多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
病因
全身各脏器的恶性肿瘤都可以转移至肝脏。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的恶性生物学特性及机体免疫状态。转移至肝脏的途径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路和直接浸润4种。
临床表现
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相似,但因无肝硬化,症状也较轻。早期主要为原发灶的症状,肝脏本身的症状并不明显,大多在原发癌术前检查、术后随访或剖腹探查时发现。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增大,患者出现肝区痛、闷胀不适、乏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及上腹包块等症状。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恶病质。也有少数患者肝转移癌症状明显,而原发病灶隐匿不显。
超声表现
肝内出现二个以上(极少有单个)大小相仿的园形或椭圆形实质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呈多样化,可表现为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混合性回声和“靶环”征等。主要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不同有关,但同一患者肝内所有肿瘤回声应为相同,肿瘤内一般无血流信号。超声显像可显示2cm的肿物。有症状者,各项定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可达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