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目前的两类抗病毒治疗方案: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治疗,长效干扰素由于具有双重作用机制,能够激发机体免疫,因此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甚至HBsAg清除的几率比较高,在实现临床治愈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只要患者没有干扰素禁忌证,都可以选择长效干扰素治疗。尤其是比较年轻、高酶、低毒,也就是免疫功能比较强的患者,更是长效干扰素治疗的优势患者,他们接受长效干扰素实现临床治愈的机会更高。
但是,选择长效干扰素并不等于一定会实现临床治愈,或者说实现临床治愈并非一日之功。干扰素的疗效发挥需要充足的治疗时间,治疗中要注意遵循医嘱,足剂量、足疗程用药。
在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后,为了实现更好的疗效,要积极配合检测HBsAg定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效干扰素的疗效,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治疗中如果看到HBsAg定量快速下降,提示实现临床治愈的机会比较大,应该坚持治疗。
另外,注射长效干扰素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像流感一样的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要对这些不良反应有所了解,与医生多沟通,一旦出现这些不良反应积极应对,避免随意中断治疗,错失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