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察觉的“肝脏杀手”:自免肝
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常导致严重的肝炎,并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约30%的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出现肝硬化。
半数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起病隐匿,最常见的症状是嗜睡或极度疲劳不适。10%~20%的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仅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血清转氨酶升高。有些患者的首发症状可能仅仅是关节炎或皮疹,最初常就诊于风湿科或皮肤科。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其自然演变史是一个缓慢的伴有肝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进行性胆汁淤积过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典型症状是疲劳和瘙痒,皮肤抓痕、黄疸,以及肝脾肿多见。大多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以通过升高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确立诊断。
特别提醒:虽然这个病的名字里带有“肝硬化”,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已经进展到了肝硬化的程度。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也是一种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多数患者为儿童和年轻男性(由于本病多发于白种人群,故仅作简略介绍),大多数病例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若出现无法解释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或轻微的黄疸,应联想到该病的可能,进一步作胆管造影(如ERCP检查),以便及早确诊。
医生提醒: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需要长期维持,具体多久那得由医生说了算啊!千万不能自己觉得状态不错就随便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