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最近门诊中,有一位患者这样说到“我的肝炎一直没有症状,以为会慢慢的自愈呢,没想到怎么会突然恶化了呢?”长久以来,临床很多患者对肝炎病情并不重视,甚至认为可以不药而愈。为什么结果却变成了这样呢?事实又是如何呢?
【患者自述】肝炎这么些年也没见怎么样,现在对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了,自己好了。”一位患者在单位体检中被发现感染了肝炎。但他认为不用太在意,是药三分毒,吃药多了反而不好,“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自愈呢。”
“临床上,像这位患者这样,不重视肝炎病情,想当然的认为肝炎可以‘自愈’的患者其实还有很多。”医生指出,肝脏因为没有痛觉神经,所以很多肝炎患者症状不明显,或者部分患者体内病毒复制不活跃,就被认为肝炎不严重,因此对肝炎的治疗并不是很积极。
另外还有部分临床医生在没有为患者进行定期检查的情况下就做出该患者可能会自愈,不需要治疗的论断,显然十分不负责任。患者自行认为可以不治的论断也十分不当。
“临床调查证实,慢性肝炎自愈几率微乎其微,多数肝炎患者体内也同样存在大量肝炎病毒。病毒对肝脏的损伤是实质性的。并且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变化。很可能患者还未察觉,但肝脏早已经纤维化,甚至已经发展到了肝硬化、肝癌。到时候再治疗的效果就很小,死亡率较高。”
由此可见
虽然肝炎从临床意义来讲,相对于肝癌而言,病情相对较轻,但并不意味着肝炎不需要治疗。肝炎自愈的几率非常低,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患者切不可寄希望于自愈,以免贻误治疗的佳时机。
定期检查肝脏很有必要,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半年或者一年检查一次,病情不稳定者三个月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