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那么,急性乙肝有可能转化为慢性乙肝吗?答案是不一定。大多数成年人急性乙肝患者在半年内痊愈,而少部分则由急性乙肝发展为慢性乙肝。急性乙肝的关键特点是半年内表面抗原(HBsAg)阴转。
以目前的治疗手段,慢性乙肝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临床上,绝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可以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毒,延缓疾病进展。
慢性乙肝常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虽然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但可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慢性乙肝患者如果不抗病毒治疗,大约40%的患者会发生肝硬化;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不抗病毒治疗,每年有5%~7%发生肝衰竭、1%~4%发生肝癌。
慢性乙肝治疗中降低病毒水平很重要。慢性乙肝始于乙肝病毒感染,所以治疗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大量研究显示,病毒水平的降低,可有效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病毒越少,耐药风险越小。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症:e抗原(HBeAg)阳性者,乙肝病毒DNA≥105拷贝/ml(相当于20000IU/ml);e抗原(HBeAg)阴性者,乙肝病毒DNA≥104拷贝/ml(相当于2000IU/ml);谷丙转氨酶(ALT)≥2×ULN,如用干扰素(IFN)治疗,ALT应≤10×ULN,血清学总胆红素应<2×ULN;(3)谷丙转氨酶(ALT)<2×ULN,但肝组织学检查KnodelHAI≥4,或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
在生活中患有乙肝的人有很多,今天我们就讲解一下乙肝患者如何正确护理自己。肝病患者的“吉祥三宝”:正确治疗、饮食营养、精神调摄。
正确治疗关键是病因治疗。而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关键是抗病毒治疗。尤其慢性乙肝的特征是病情反复,时好时坏,正确实施抗病毒治疗,病人就受益,反之,病情就可能逐渐加重,走向肝硬化、肝衰竭。
如果抗病毒达到目的后药可停用,但停药后,乙肝病毒可能还会重新复制,使病情反复。那么,“停药后阶段”究竟有多长时间?一般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停药后几年也不复发,有的人停药几个月至1年就复发了。不管何时复发,应毫不犹豫地及时再次用抗病毒药。
饮食营养,最关键的是忌烟忌酒,其次避免劳累,吃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少食脂肪、加工食品、辛辣刺激的食品,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专家还推荐了一道药膳,配方如下:山药、薏米、大米各适量,文火熬粥,常服。山药健脾、薏米健脾抗癌。常服此粥可以保肝健脾。
精神调节对乙肝患者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全世界还没有能将乙肝病毒完全清除的药物。但实际上2/3的感染者可能终身携带病毒而不发病。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