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日坐在电脑前,碳酸饮料不离手,出门以车代步,应酬频繁不间断……这样的生活方式往往导致不少中年大肚男染上脂肪肝、酒精肝,而如今,应酬桌上,不少“豪饮女”丝毫不甘败下风,一样举杯畅饮。但由于饮食结构改变、应酬饮酒次数增加,再加上运动减少,被称为“富裕型疾病”的脂肪肝、酒精肝也瞄准了女性,肝病发病人数不断攀高,且渐趋低龄化。
“销售女”应酬多易致脂肪肝
女性往往更擅于与人打交道,也因此,从事销售行业的女性应酬多、饭局多在所难免。但女性长期摄入过多动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如果这些食物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过剩的营养物质便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其中,肥胖就是引发脂肪肝的第一病因。
除了应酬多,现代白领爱喝饮料,却少喝水,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些甜饮料、碳酸饮料,其中有些成分还可能增加食欲,再加上碳酸饮料本身热量就高,更容易导致肥胖。
目前肥胖症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同时也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帮凶。有效控制体重增长和科学合理减肥可减少肝病发生、阻止肝病进展、防止肝病复发。专家建议,对于已有脂肪肝的糖尿病者、大年龄者,最好不要过多喝饮料,以多饮茶为宜。
“豪饮女”出现“酒精肝”
平时不仅应酬多,而且还大鱼大肉,过度饮酒,结果酒精成为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一项统计显示,大约75%至95%的慢性嗜酒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尤其是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生化过程,最终转化为甘油三酯。长期大量饮酒,必然会有大量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中,逐渐形成脂肪肝。同时,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用高度数的酒,就会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女性由于体型较小,脂肪含量高,同样是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同时又受荷尔蒙的影响,胃排空时间延长,酒在胃中停滞时间也加长,酒精吸收也就增加,因此,女性喝酒过量,更易诱发酒精性肝炎变肝硬化。专家提醒,白领应酬还应尽量少喝酒。
生吃海鲜易染戊肝
春季,海产品大量上市,生吃海鲜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但专家指出,春季是甲肝和戊肝的多发期,生吃海鲜容易传染这两种肝病。
据分析,甲肝和戊肝多是由食物引起的,尤其是海鲜。在海产品中,贝壳类海产品最为“危险”,最好先煮熟后再入口。甲肝和戊肝患者,初期往往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类似感冒,因而许多患者只是当成普通感冒来治,不仅耽误治疗,还提高了传染他人的可能性。专家建议,吃熟食,不生食海产品,勤洗手,就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同时在吃过生食一段时间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
此外,吃熟食、勤洗手等是最简单便捷的预防方法。对适龄儿童还该常规接种,接受甲肝疫苗国家免疫规划。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
酒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它却是致癌物的“帮凶”,不仅会使病情恶化,还能抑制免疫系统,使人失去抵抗能力。特别是长期饮用烈酒,很可能促发癌细胞生长,诱发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等。
长期饮酒者易得癌症,先要从酿酒的原料上找原因。
大米、高粱、玉米等粮食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如果保存不当,发霉变质的粮食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而酿酒时的温度无法将这些毒素杀死。黄曲霉毒素属强致癌物,加上酒中醇类和醛类的刺激,极易诱发癌细胞。
其次,长期饮酒会造成营养不良性肝硬化,而肝硬化是肝癌的发病基础。肝炎、肝硬化的人最好戒酒。
另外,常饮酒的人缺乏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叶酸,其中维生素B6和叶酸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所以,饮酒前后最好适当地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