酗酒对内在器官有损害,经常酗酒可能引发出其他疾病的发生,从而导致酗酒猝死,酗酒是最残害肝功能的,量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细胞受损变性,最终导致肝硬变,医学上称之为“酒精肝肝硬化”,那么,酒精肝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一、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影像学生化学或血液检查有肝细胞合成功能障碍,或门静脉高压症(如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证据,或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二、失代偿期: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
1)全身症状: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浮肿。
2)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症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4)内分泌障碍: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5)低蛋白血症:双下肢浮肿,尿少腹水肝源性胸水。
6)门脉高压:腹水胸水脾大脾功能亢进,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喝酒人常有的几种认知误区点评如下。
误区一:有什么药方可以戒酒
对于早中期酒精肝,戒酒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一般轻度酒精肝戒酒三四周后就可改善症状,有肝功能异常者可配合用些保肝解毒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诺宁等,半年后转氨酶会慢慢下降。
但喝酒容易戒酒难。医学界目前还没研究出一种立竿见影的戒酒药,想靠药物、偏方戒酒其实是一种误区。当然,长期喝酒的人你让他突然停下来,他会很难受,出现戒断症状。如失眠、烦躁、吃不下饭,甚至震颤、抽搐等类似戒毒的症状,这是戒酒综合征,需要找医生,给与镇静、静脉补充营养等对症治疗。
有关戒酒方法主要是心理和行为治疗。首先病人应当坚定戒酒信心,主动采取措施,逐渐递减酒量,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天少喝一两,由白酒改喝啤酒或葡萄酒,喝酒前吃些东西或喝点无酒饮料,尽量避免与酒友聚会,培养多种业余爱好等。
误区二:我不是肝炎,为什么转氨酶会升高
50岁的李先生说起自己的肝病,就百思不解:自己转氨酶升高多年,但经检查既不是甲肝,又不是乙肝,其他的丙、丁、戊肝也都对不上号。“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他问医生。经询问,医生发现他有多年饮酒史,又结合症状,判断他为酒精肝。
酒精肝临床上分轻、中、重度三期。轻度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大多比较年轻,常无自觉症状,仅感觉腹胀乏力;中期表现为食欲下降、厌油腻,化验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较为突出。轻、中度的酒精肝完全可以治愈,但重度病变可发展为肝硬化,导致腹水和大出血。
误区三:隔三岔五上酒场,不会得酒精肝。
究竟喝多大量的酒、喝多久会造成酒精肝?有人认为:“我隔三岔五才上次酒场,没事。”真的是这样吗
酒精肝的形成与酒中含酒精的度数有关。一般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g酒精,女性更少。40g的酒精约相当于白兰地100ml,威士忌120ml,绍兴酒250ml,啤酒1000ml。如果超过这个量持续喝上3~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
误区四:我肝功能正常,为什么不能喝酒
一位40岁出头的肝癌患者,两年前查出患有酒精肝,不过当时肝功能检查正常。因工作需要,经常半斤八两地继续喝酒。他总说:“我肝功能正常,为什么不能喝?”一个月前到广州出差,感到肝区痛,腹胀。一检查,满肚腹水,已是肝癌晚期。
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所以有两类人不能喝酒,一是酒精肝,二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病患者至少应当每隔半年查一次肝功能。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病情的隐匿发展中,肝细胞不损伤到一定程度,肝功能检查可以是正常的。此时如继续喝酒,无异于“雪上加霜”。待到“不正常”出现,往往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