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甲肝 > 你知道什么呢 预防甲肝 请把好自己的“口”

你知道什么呢 预防甲肝 请把好自己的“口”

2017-04-10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使用的甲肝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减毒活疫苗,保护期3~5年;另一种是灭活的死疫苗,保护期20年以上,根据生活条件自愿选择。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约经一个月左右,起病急,多有发热,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痛)明显,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肝肿大,黄疸病例较多,大约在65%以上,病情较乙肝轻,病死率低,很少转成慢性,但传染性强,容易出现流行。

  甲肝发病前(潜伏期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较大,所以不易发现传染源和控制,这是甲肝容易出现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一、流行特征

  在已知的五型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发病占首位,以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意识的加强以及在小年龄组的甲肝疫苗接种,近年来甲肝发病有向大年龄组转移的趋向,目前青壮年患甲肝的比例明显增大。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春秋季两个发病高峰,据分析,本市春季高峰多受市区发病的影响,秋季高峰多受农村发病的影响。甲肝发病有较大的波动性,其发病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肝炎发病趋势。

  二、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从粪便中排出病毒,污染水源、食物、手或其它物品,传染给他人。

  三、预防措施

  1、提高防病意识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2、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或不在马路餐桌就餐,不喝生水(特别是农村深井饮用水),对水产品要确保煮熟后再吃。慎吃个体摊贩出售的凉拌制品。

  3、对易感者进行甲肝疫苗接种全市在推行甲肝疫苗接种前,人群甲肝抗体水平相对低下,尤其是儿童比较明显。市区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阳性率在10~30%之间,青壮年也只不过达70%左右。所以潜在着甲肝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自1995年以来,对学龄儿童开展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工作,使10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明显减少。所以除对小年龄组儿童继续免疫接种外,有必要开展青壮年重点人群的接种。

  目前使用的甲肝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减毒活疫苗,保护期3~5年;另一种是灭活的死疫苗,保护期20年以上,根据生活条件自愿选择。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甲肝其实是一年季节均有可能发病的疾病,但由于冬春季聚餐多,人口流动大,从而加大了交叉感染的几率。”马建明认为,预防甲肝,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饮食,防止病从口入。

  据了解,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泄物污染,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发流行。因此市民应注意饮水卫生和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市民食用生、半生海鲜、水产品、无证食品的日常饮食也是感染甲肝主要危险因素。由于秋冬季节毛蚶、蛤蜊等有大量水产品上市,这类水产品很有可能粘附甲肝病毒,在被生吃和半生吃的情况下,很容易与甲肝病毒亲密接触,从而受到感染,并经过半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春节期间,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传染科就接诊了一位因为吃生猛海鲜而患上甲肝的病患,据了解,该病人在春节期间应酬多,并偏好吃海鲜,天天都食用生海鲜,从而感染了病毒甲肝。

  “这些生的或者半生的海鲜虽然味道鲜美,但其海鲜中含有很多病毒和寄生物,未经高温消毒,这类寄生物、病毒极易侵害人体。”马建明表示,一些体质不好的人在吃了这类带病毒的海鲜之后,很容易感染;即使体质好的人在食用生猛海鲜时还是应该有一个量的控制。因此,马医生建议,市民在食用海鲜等食物一定要保证其新鲜和无污染,最好能烧熟煮透,千万不要因为贪图美味而损害身体健康。

  据介绍,甲肝发病急,有发烧、饭后恶心、呕吐、乏力、小便色似浓茶、部分病人可伴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一旦发生面黄、乏力、吃不下饭等类似甲肝的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