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肝发病早期常有怕冷、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容易误诊为感冒或急性胃肠炎,过4~5天后,病人出现尿色深黄,甚至如红茶,眼睛、皮肤逐渐发黄,并逐渐加深,这时到医院检查,抽血化验会发现肝功严重异常,血清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高达几百甚至几千单位。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没有必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休息和支持疗法。避免饮酒、劳累以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多食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等;不能进食者,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的葡萄糖、盐、维生素C及维生素B族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多酶片、胃复安等对症治疗;中药制剂治疗甲肝效果明显,如口服复方双花颗粒剂,静脉点滴复方茵陈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口服中药汤剂效果也不错,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蓝根、金银花等。
得过一次甲肝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肝,感染过甲肝后,甲肝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肝病毒,可以激发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使免疫力长久保持,甚至终身。
甲肝疫苗属于非血源制品,接种后不会传染甲肝及其他疾病。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1周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均应接种,但甲肝疫苗以下四种人群不能打:身体不适、发热,腋温超过37.5℃者;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患有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剂者;过敏性体质者,尤其是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疫苗有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疫苗。
正确掌握禁忌症,既是减少接种副反应和事故的重要措施,也是使每一个应接种者得到免疫的保证。医生和家长应认真掌握、密切配合,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被接种人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尤其是家长们要把孩子当时的身体情况如实地向计划免疫机构和医生反映,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甲肝的作用,反而引发其他问题。而过敏体质者属于“健康”人群,他们往往不会想到过敏也有致命的危险,尤其是孩子无法表述自己的情况,从众心理较强,在大批人群同时接种时易出现差错,此时最好由家长带领接种疫苗。
另外,有些家长怕孩子打针痛或怕出现接种反应,就以接种禁忌症为借口,不愿让孩子接种疫苗,这是不正确的。其实接种反应与儿童患病相比,其危险性当然是患病威胁更大。因此,每个家长千万不能轻易放弃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