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肝癌的年死亡率为20.37/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占第2位,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农村中仅次于胃癌。
但是尽管如此,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对于肝癌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而且很多误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治疗的偏差或者疾病的进展。
那么到底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肝癌患病人数少?
在我国大多数肝癌与肝炎病毒有关,特别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合并长期大量饮酒者,肝癌发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此外,黄曲霉毒素、饮用水污染、华支睾吸虫感染等因素也与癌变有关。
除以上情况,仍有部分肝癌可见于无肝炎病毒感染也无其他明显诱因者,其中胆管细胞癌更为多见。所以,任何人都有可能得肝癌。
误区二:酒随便喝!
酒精引起的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肝炎等)发病率达4.36%。肝病易感人群中大部分都属于“嗜酒者”,每日饮高浓度酒80~150克,连续5年以上即可导致肝损伤。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2.6万人死于肝硬化,其中至少40%的患者有酗酒史。所以,喝酒不应该不顾自己的承受能力,甚至应该戒酒!
误区三:依赖营养食品和偏方,相信能“包治百癌”
营养品、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正规药品起到癌症治疗的作用。有部分患者迷信所谓的祖传治癌秘方、偏方,其成分复杂,真正抗肿瘤的成分少,对肿瘤细胞不具杀伤力。
并且,包治百癌的夸大宣传本身就不符合科学规律。患者一定要坚持正规长期治疗的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用药。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好的肝癌治疗结果。
误区四:用药,越多越好
规范化治疗并不意味着这并不意味着要多用药或用猛药,因为过度药物治疗往往会加重肝脏负担,应进行多学科交流,为肝癌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不恰当或过度治疗。
误区五:腌制食品随便吃
很多人喜欢在饮酒的时候选一些下酒菜,而一些腌制食品,因为简单方便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熟不知腌制食品中所含有的亚硝酸胺,可以和酒精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对身体的毒害和副作用非常大。所以,腌制食品还是少吃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