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甲肝 > 警惕生食贝类容易感染甲型肝炎

警惕生食贝类容易感染甲型肝炎

2017-03-09 来源:西京感染科肝病门诊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一些本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根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据专家介绍,甲肝往往起病较急,有发热、腹痛、拉肚子、胃口减退、厌恶、疲乏、肝肿大、巩膜和皮肤变黄及尿呈茶色及肝功能反常等。生鲜食材,一定要煮熟再吃!依据台湾疾病控制署材料显示,本年10月和11月间呈现的急性病毒性甲型肝炎本乡病例高达30人,是去年同期4人的7.5倍,且其中有25人住院。因为事态不寻常,疾管署首度以基因定序技能分析研究,以为可能是生吃贝类水产品所致使的甲肝群聚感染。

  生食贝类水产品恐感染甲型肝炎或诺罗病毒

  蚝类(牡蛎)、蛤蜊及文蛤等贝类水产品,具有浓缩水中病原物质的特性,国际间常常发作民众因食用受污染水域出产的贝类水产品,致使感染甲型肝炎或诺罗病毒等食媒疾病事件。而疾管署查询近2个月急性甲肝感染病人的饮食内容,也发现大都病例于埋伏时期有生食蚝类(牡蛎)、文蛤或蛤蜊等贝类水产品的状况。

  台湾疾管署提示,民众应留意自己饮食卫生,用餐前必须洗手,切勿生食生饮,贝类水产品必须烹煮至壳敞开后3至5分钟,全熟后再食用,以下降感染危险。

  年轻人缺少甲肝抗体感染危险较高

  病毒性甲型肝炎系透过粪口传播,可藉由人传人或食入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埋伏期约15至50天,感染后可能会呈现发烧、全身厌倦不适、胃口不振、吐逆及腹部不舒服,数天之后发作黄疸,大大都病例会天然康复,并终身具有免疫力。

  疾管署表明,甲型肝炎逝世率尽管不高,但关于老年人或B型肝炎带原及C型肝炎感染等慢性肝炎病人,有较高的危险并发猛爆型肝炎而致使逝世。国内近年因公共卫生改进,儿童与年轻人遍及缺少甲型肝炎抗体,感染危险较高,主张无甲型肝炎抗体者,可自费接种2剂疫苗,以下降感染危险。

  警惕生食贝类容易感染甲型肝炎,温馨提示:对一些本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根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尤其是加工食品时要留意高温加热,通常状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掉活性。接种疫苗是防止甲肝的有效途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