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在五行中属“木”,脾在五行中属“土”,在生理上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在病理上它们也相互影响,相互为患;脾是运化水湿的重要脏腑,湿气过重,超过脾的运化能力,能使脾的功能失调,运化失职。
所以中医有“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夏天暑湿当令,如果人体适应性差,或调理不当,尤其是本有肝病的人,脾本为肝所害,暑湿更可乘虚而入,不但损伤脾胃,进而湿热滞阻肝经,可发生“黄疸”病,自古就有“无湿不成黄”。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论断,说明“湿”是使肝病发作或加重的重要因素。
夏天护肝如何防“湿”
一、多清淡,少油腻
清淡食物有二个好处,一是容易消化,大多清淡食物都具有清爽,鲜嫩的特性,如应季果蔬,食后令人胃肠和畅,易纳易化。再者中医认为“淡渗利湿”;很多夏天当季清淡果蔬具有利湿的作用,西瓜,西瓜皮,丝瓜,苋菜,苦瓜,空心菜等等,这些食物食后常使人神清气爽,尿清便畅,这就因为它能减轻脾胃负担,清除暑湿,疏理肝气的缘故。相反,油腻的食物,一般粘滞留着,能妨碍脾胃的运化和肝胆的疏泄,更能助湿生湿,阻隔气机,使肝气不舒,从而损害肝脏。
二、多食苦,少食甘
苦能清热燥湿,泄火解毒;夏季天气炎热,暑湿蒸腾,心肝阳亢,清苦的食物能清心平肝,消暑祛湿,例如苦瓜,黄瓜,芹菜,蒲公英等,具有苦泄燥湿的功效,食之能预防暑湿内迫,使肝脾不受其害。过多甜食,常常会助湿生热,我们常因过食甜味出现脘腹饱胀,胃纳呆滞,恶心欲吐等肝脾不调的表现,这是由于甜食妨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湿浊不能排出,肝脾受损所致。
三、少饮酒,不贪凉
酒不但能直接损害肝脏,还能够助湿生热,尤其是有慢性肝病的人或肝炎病毒携带者更要远离酒精饮料,否则很容易诱发和加重肝病。很多人认为啤酒的酒精含量低,无所顾忌,其实由于啤酒的口感好,又能解渴,往往饮用量大,不但食入的酒精不少,带入的水分也非常多,水湿困阻脾胃,同样能损害肝胆,所以喜饮脾酒者更常患酒精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病。贪凉饮冷同样是生湿助湿的坏习惯,寒凉过盛,可以伤脾胃的阳气,使水不化气,寒湿内留,阻滞肝经,损伤肝脏。所以夏日炎炎,当不可过分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要让身体常出点汗,让湿气外泄,方能安康。
四、晚点睡,早点起
跟着太阳走,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是四季养生的要义,夏季日落较晚日出较早,人体要顺应这种变化,使阳气得天气相助,阴湿之气自然消散。所以《黄帝内经》早就告诉我们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当然,晚睡早起,只是与冬天的早睡晚起相对而言,并不是说夏天可以无节制的熬夜。
“夏热伤肝”食谱推荐
“夏热伤肝”,但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从而损伤肝脏,因此养肝护肝在饮食上要注意全面营养,不可滋补太过。两种药粥和两个穴位就能护肝。
猪肝绿豆粥
用料:新鲜猪肝80克,绿豆50克,粳米8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先将绿豆、粳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慢熬,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煮后加调味品。
功效: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同时,它对患慢性肾炎、水肿的人亦有较好疗效。
丹参黄豆汤
用料: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
制法:丹参洗净放砂锅中,黄豆洗净用凉水浸泡1小时,捞出倒入锅内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养肝,活血祛瘀。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者调补。丹参味苦微温,功能活血去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能够有效地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减少细胞、组织、脏器的变性和破坏。黄豆性甘,性平,功能健脾宽中,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黄豆中的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维持血管壁的软化并可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的脂肪。黄豆含大豆异黄酮,可增强巨细胞功能,使脾脏生成免疫球蛋白M作用增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含量增多。
总之炎炎夏日,天阳下逼,地热蒸腾,暑热裹湿邪胁迫人体,肝脾常易受其害,但我们能做到以上几点,注意调养,便可相安无事。
查看更多肝病资讯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