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药物与心理治疗哪个更重要?
一些有抑郁症或睡眠障碍的患者常常会向我咨询,我这个病到底是用药好还是不用药好。也有一些人会公开表示不想用药,只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认为心理治疗没有用处,不吃药不可能治得好。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和预防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
精神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患者在患病后要尽早的治疗,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在我国,至今流传着不少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一些有抑郁症或睡眠障碍的患者常常会向我咨询,我这个病到底是用药好还是不用药好。也有一些人会公开表示不想用药,只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认为心理治疗没有用处,不吃药不可能治得好。
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的精神类问题,不通过心理咨询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性,改善自己的人事应对模式,选择看医生吃药。实际上是另一种消极的处理方式,是一种鸵鸟行为。
许多不同的药物都会使你感到激动、焦虑与恐慌。更让你困惑的是造成这些症状的通常都是治疗焦虑与恐慌的药物。服用阿普唑仑或劳拉西泮等短效镇静药数小时后,药效将逐渐消退而大脑也开始反弹,此时会出现阵阵袭来的焦虑。
大体来说,睡得不像以前那么深沉;即使真的睡着了,醒来也不会觉得神清气爽。有些精神药物会使你在白天昏昏欲睡,妨碍日常活动;有些药物则在夜间给你刺激、让你保持清醒不再睡觉,于是第二天会感到困倦、精疲力竭。
对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治疗绝大多数是在疾病的恢复期或间歇期或疾病的慢性阶段,较少应用在急性精神障碍期,因为那时病人的病情严重,心理治疗的效果不大。
有的患者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拒绝吃药的现象,在家庭护理中,家属要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要亲眼看见患者将药物服下以后才能离开。家属还要保管好患者的药物,按时按剂量给患者服药,不能够擅自加减药量,否则就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
而实际上许多精神疾病发病时精神刺激并不明显,有的根本就没有,有的精神刺激只能算是诱因,根本的原因还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有些青年学生受到老师批评、考试不及格后出现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不能说患病就是老师的批评引起的。
当失眠时,可能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服用安眠药。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安眠药能够暂时解除失眠的症状,但“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不仅会有副作用,还会产生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