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

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精神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患者在患病后要尽早的治疗,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在我国,至今流传着不少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最新发布
2017-09-02

精神病会传染

两人往往在共同生活中有亲密接触,情感联系密切,性格也较为相似,易被影响患病的可能就增加很多。他们只需几天到几周的互动便可发生感应,也有的人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后才发生感应。发病时没有什么先兆,因此难以预防。

标签: 精神障碍 气愤 感应 
2017-09-02

植物精神紊乱找上你,将成必然

将熬夜当做习以为常的事情,非要等到身体劳累得不行才恋恋不舍地进入梦乡的状况,其实是一种强迫症的体现。从健康的角度讲害处颇多。不规律的睡眠以及压力会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让人容易被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找上身。

标签: 健忘 易怒 焦虑不安 
2017-09-02

潜伏的心理杀手——神经衰弱!

焦虑具有一种累积效应,就像水滴滴在玻璃杯里;如果你不经常倒空,水就会溢出。因此,每天都抽出时间来放松是很重要的。在一整天里做20分钟的正念冥想呼吸练习,坚持5天,就能减轻焦虑。

标签: 焦虑症 敏感 恐慌 
2017-09-02

想不失眠? 那一定要注意这五点

良好的夜间生活习惯或许有效地让你的身体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你可以用一些小的习惯性的动作来作睡前准备。譬如,读几页小说,花5到10分钟做一些冥想,或伸伸懒腰等,每天定时睡觉和起床。

2017-09-02

想不失眠? 那一定要注意这五点

良好的夜间生活习惯或许有效地让你的身体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你可以用一些小的习惯性的动作来作睡前准备。譬如,读几页小说,花5到10分钟做一些冥想,或伸伸懒腰等,每天定时睡觉和起床。

2017-09-02

可以跟孩子谈论死亡

其实不是孩子喜欢谈论“死亡”。而是家长对这个问题讳莫如深,让他们很困惑。孩子天性就爱探索,所以父母越是刻意回避,他越是想弄清楚。

标签: 死亡 伤悲 回避 
2017-09-02

更加恐惧的其实是你潜意识里的控制欲!

在当下,好多人都是“恐家族”一员,如恐高、恐飞、恐黑……在日常生活中,恐威可能更为常见、隐匿(恐威即害怕权威人物)。

标签: 恐惧症 害怕 紧张 
2017-09-02

你熬的不是夜,是命!

长期缺乏睡眠,会令人皮肤暗黄粗糙、免疫能力下降,加上熬夜都是久坐不动,增加了早早患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同时还会导致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症状。

标签: 失眠 健忘 易怒 
2017-09-02

不同年龄人易患什么精神病呢

一般来说,在儿童幼年时期,由于人体的机体精神发育和心理活动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处于幼稚情感和原始行为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

标签: 行为障碍 兴奋 紧张 
2017-09-02

“美人冷感症”是一种心理的疾病

患了“美人冷感症”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一般都心理矛盾重重,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之中,她们或焦躁,或傲慢,或嫉妒,或抑郁,或冷漠,或孤独,最后可引起身心性疾玻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的怪僻言行更加明显,甚至成为“神经质”、“心理变态者”。

标签: 冷漠 孤独症 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