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

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精神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患者在患病后要尽早的治疗,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在我国,至今流传着不少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最新发布
2017-11-17

你的匮乏感也许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

2017-11-17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

学习行为的训练是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一般教育性活动和家庭生活技能两部分。

2017-11-17

精神病人家属护理教育

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2017-11-17

慎重!精神科,饮食护理很重要!

饮食护理是患者生活护理的一部分,在综合性科室基本上是以健康宣教的形式存在,除了少数需要鼻饲的患者由护士亲自操作、监护之外,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家属的看护下进食的,因此饮食护理常常会被人们忽略。

2017-11-17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病人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使疾病得到满意的转归,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问题,解除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障碍,对于疾病后期的巩固治疗、防止复发和意外事故及适应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7-11-17

有些药,不是说停就能停!!

我们要提醒大家的是,某些药物在长期服用时骤然停药,很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反跳”,甚至发生意外,严重者可致死亡。

2017-11-17

5个小措施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

病人经常不完全理解或误解药物的使用或医嘱,一项对就诊后患者立即采访的研究发现,60%的病人当时就误解了服药的方向。此外,病人一般需要依赖其医疗服务提供者,某些医务人员可能会在处方药物时隐瞒一些问题,如副作用、缺乏有效性、成本高等。

2017-11-17

过年回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这样吃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宜使用烟、酒、茶、咖啡,因为吸烟会降低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的浓度,饮酒会加重药物的中枢抑制效应,茶和咖啡会引起焦虑和失眠。

2017-11-17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处理

大多抗精神病药物都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吃药后可能会让人昏昏欲睡。这种症状在服药早期尤为明显,随着时间的延长,身体会慢慢适应。如果这些症状困扰到你,可以与你的医生商量对策,包括调整用药时间,如夜间睡前服药,则白天的镇静作用相对较轻;其他的方法包括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或换用镇静作用较弱的药物。

2017-11-17

精神分裂症单次发作后,药物治疗应持续多长时间?

目前已知的是,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在预防复发和中断治疗方面是有效的,而药物的副作用负担也是公认的。在得出确切的答案之前,临床医生应优先防止疾病复发,将心理社会和药理学干预结合起来,鼓励患者进行连续的抗精神病治疗,并通过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和选择最耐受的药物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如果患者执意要停止治疗,临床医生应该充分告知患者和护理人员相关的风险,制定应急方案并进行定期随访,一旦疾病复发,尽早重新实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