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

病人在无明显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可表现为搔首顿足、怨天尤人,有大祸将临之感,惶惶不安、不可终日,即使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其焦虑。

双向情感障碍怎样治疗不复发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发作之后就完全好了,不会引起大脑退化,间歇期完全可以像病前一样生活、工作。

最新发布
    2018-06-13

    从一份归属感到另一份归属感

    这份归属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探索争取,因为需要自我争取,这份归属感得以属于我们自己,而不是依附于父母,我们因此感到骄傲。

    标签: 归属感 稳定 孤单 
    2018-06-13

    小时候缺爱,成年了如何解决?

    父母在孩子幼年没有自理能力的时候,照顾孩子。这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的原因。因此缺爱,从本质上说就是当人还在幼年,需要被照顾的时候,缺乏应有的照顾。于是引发了内心的缺乏。

    2018-06-13

    弗洛姆:爱情的几个要素

    两个如此彼此需要的人,因为了解,知道对方的需要,知道对方的渴望,也明白如果不尊重对方的选择,对方也就不再是对方,而是另外一个再也不认识的人。

    标签: 尊重 了解 承担 
    2018-06-13

    夫妻情感如何维持 四种婚姻易“崩盘”

    婚姻需要相互的爱和关心,但是如果事无大小都供奉代劳,等到对方习惯了这种周全的照顾,稍有不称心的时候,就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线。

    2018-06-13

    如何让另一半越来越爱你

    宠妻狂魔张智霖说过:“两个人的相处不可能永远是蜜月期,把最初在一起的感觉放在记忆里,每每看到她的时候都会觉得是一种甜蜜。”

    标签: 珍惜 理所当然 感动 
    2018-06-13

    我们缺乏的或许是一副“幸福”的眼镜

    我们人生中的不幸大多来自于“没有......”,越早发生的未满足,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小时候缺乏的,可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但事过境迁,即使长大得到了,但总觉得还不是自己想要的。

    标签: 生活方式 满足 幸福 
    2018-06-13

    认知与情绪能分离吗?

    布鲁纳的认知,动机和情绪总是相互交错的观点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布鲁纳和邓恩都提到了适应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和成人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重要的利害关系。

    标签: 交往 抗议 主张 
    2018-06-13

    为什么你难以建立起亲密关系

    我们常常在一些唯美的故事中读到些“一见钟情”的故事,唯美之处就在于,一见之下,情已深,人却消失了。大约就是因为故事的戛然而止,使故事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时刻,所以才那么吸引人吧。

    标签: 崇拜 依赖 自由 
    2018-06-13

    为什么我们对另一半越来越冷漠

    当然感情减弱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读,比如也许彼此只是不再需要对方,或者说,感情这条路在度过了起初的新鲜后,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更需要两个人不断提升自己,才有机会培养深厚的感情。

    标签: 空虚感 自由感 冷漠 
    2018-06-12

    卖萌,撒娇还是生气?索爱方式决定你的幸福度

    有的人对于主动是有羞耻的,对于别人的热情是羞耻的。因为他们内心太需要别人了。而我们太需要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了。我接受不了自己的卑微,所以要用高冷来防御。

    标签: 回避 渴望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