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2017-04-04

老鼠咬了脚,到底该咋办?专家:有些人不适合去打疫苗

资料显示,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伤等,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标签: 伤口 自然 疫源 
2017-04-04

夏天来了,别让“乙脑”找上你

7至9月份是乙脑的高发季节。乙脑全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猪,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标签: 繁殖 嗜睡 环境 
2017-04-04

这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

黄热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见于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该病主要影响人类和猴子,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特征是发热、肌肉疼痛、头痛、寒战、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3-4天之后,多数病人好转,症状消失。

标签: 病毒 结膜炎 肌肉 
2017-04-04

我国肾移植后狂犬病感染致死2例

狂犬病尚未被纳入中国器官捐赠检测管理法,在移植时难以诊断。为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如通过器官移植传播的狂犬病,研究人员建议提高器官捐赠检测。还应提高健康教育,以加强移植相关感染病的公众意识。

标签: 器官 移植 组织 
2017-04-04

爱肝护肝 享受健康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标签: 消化道 呼吸道 血液 
2017-04-04

小心肝儿,小心呀......

世卫组织说,中国政府去年有两大政策动向,包括大幅降低乙肝治疗药物成本以及承诺提升包括丙肝病毒治疗药物在内的新药注册流程效率,这已为大范围开展肝炎治疗打下基础。

标签: 丙肝 病毒 肝癌 
2017-04-04

夏季肠道传染病,不得不防

专家提醒,与乙肝不同,戊肝是“吃出来的病”,病毒主要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进入胃肠道传播。若带有戊肝病毒的肉类、海鲜没有煮熟,就可能成为传染源。

标签: 肠道 病毒 感染 
2017-04-04

人咬人,狂犬病疫苗打不打?

病毒虽然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机体,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是伤口可以侵入末梢神经,在脊神经背根部大量繁殖并侵入大脑,引起发病。因为国人养狗行为的绝对无节制,狂犬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标签: 皮肤 肥皂 消毒 
2017-04-04

听说,烫伤了也要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潜伏期通常为6-12天,破伤风杆菌的增殖体在人体内可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而引起临床症状。

标签: 风杆菌 环境 营养 
2017-04-04

乙肝疫苗接种中间耽搁了,要从头开始么?

部分低体重(<2000g)早产儿在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反应不佳。然而,出生满一个月后,所有早产儿,无论其出生体重或胎龄为多少,都可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充分的免疫应答。

标签: 慢性 感染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