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轻症的处理 手足口病重症的表现
孩子比如说有发热,那就退热;如果孩子有明显的口腔溃疡,破溃,咽炎这些,可能会用一些清热利咽的药,或者局部用一些漱口水;如果咳嗽了,就针对吃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等。这样对于轻症的治疗方案是有用的,或者说是足够了。
每年的5-6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今年却在4月份左右就开始爆发,而且患病的儿童也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清楚了解手足口病怎么引起的就可以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宝宝患病。
对于患者来说,在平时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做好饮食上的调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说也是一样。那么手足口病患者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饮食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说一下手足口病患者的饮食禁忌吧。
孩子比如说有发热,那就退热;如果孩子有明显的口腔溃疡,破溃,咽炎这些,可能会用一些清热利咽的药,或者局部用一些漱口水;如果咳嗽了,就针对吃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等。这样对于轻症的治疗方案是有用的,或者说是足够了。
轻症病例: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中、低热,38℃左右)及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多数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混淆。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常见的病原还是柯萨奇A组(1-6、8、10、22)型疱疹病毒和EB病毒。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他们之间是没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再次染病,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宝宝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虽然有空气传播的可能,但仍是以粪口传播(即消化道传播)为主。因此,在少到公共场合的同时,更要关注幼儿的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一定要洗手,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