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映,现在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做好护理的工作。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出疹前12天到皮疹全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腔飞沫经空气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染。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一般幼儿园、学校或家庭内传染较多,感染率为90%。一般来说,凡是没有得过水痘的人都容易患水痘,但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传染,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应特别注意预防水痘暴发流行。冬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家长应注意预防。
流感是由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进入冬季以来,浙江省的流感流行强度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流感毒株从甲型H3N2为主转变为乙型为主。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一般而言,成年人水痘高热、头痛等症状更加显著,全身中毒症状更重,皮疹数目更多,且更容易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甚至可能继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
孩子接种过水痘疫苗却还起水痘,这种情况叫做“突破性水痘”,是指已经接种水痘疫苗的儿童再次罹患水痘的现象。省疾控中心还出台《辽宁省水痘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建议市民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12月龄-12周岁儿童在12-18月龄接种第1剂,3-4周岁接种第2剂,两剂次接种间隔至少3个月。
由于水痘疫苗并不在一类疫苗免疫接种计划范围内,有些孩子没有接种疫苗,因此近年来水痘经常出现小范围流行,也引起了部分家长的恐慌。其实大可不必,水痘完全是可防可控的。
水痘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两周的潜伏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