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反映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了不良反映,现在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做好护理的工作。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出疹前12天到皮疹全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腔飞沫经空气传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用具等传染。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一般幼儿园、学校或家庭内传染较多,感染率为90%。一般来说,凡是没有得过水痘的人都容易患水痘,但十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传染,占发病总数的90%以上。因此,小学和幼儿园应特别注意预防水痘暴发流行。冬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家长应注意预防。
同时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成人亦可偶见,发疹前先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出现皮疹,初起为米粒大红色小丘疹,一日后发展成绿豆大小的光亮的小水疱,周围有红晕,以后干燥结痂而脱落,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不同时期的皮损。
水痘患儿若护理不当,破损的皮肤极易发生感染,导致皮肤疖、痈,甚至败血症。虽然一般情况下,水痘引起并发症的几率很小,但妈妈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宝宝在出水痘期间出现恶心、呕吐、高烧3天以上不退等症状时,需要马上带宝宝看医生。
大约10%-20%的病例感染水痘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重新激活,出现沿神经“皮节”分布、成簇状的疼痛的小疱疹,即带状疱疹。这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
冬春季多见,主要见于2~6岁的小儿。感染后小儿会出现低烧(38℃以下),嗓子疼,皮疹多于发热一天后出现,先见于头部、躯干及腋下,逐渐延及面部和四肢。
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