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联合TACE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癌 联合TACE

2018-09-13 来源:国际肝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细胞癌(aHCC)的一线治疗。常规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是不可切除的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往的II期研究结果表明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T)可改善预后。

编者按:2018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期间,韩国国立癌症中心Park等在全体大会中介绍了团队在肝细胞癌方向的最新成果,该项III期临床研究(STAH)表明:索拉非尼联合常规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相比于单纯索拉非尼治疗,并不能改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但在接受2次以上TACE患者中,联合治疗可带来显著生存获益(摘要号:GS-003)。《国际肝病》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赵明教授对该项研究进行点评。

研究概述:

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细胞癌(aHCC)的一线治疗。常规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是不可切除的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往的II期研究结果表明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T)可改善预后。因此,J.-W.Park等开展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STAH研究)。

研究者根据mUICC及肿瘤是否有血管侵犯、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结果,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SOR联合cTACE组(ArmC)及单纯SOR组(ArmS)。随机分组后3天内开始口服SOR800mg/天;7~21天内接受TACE治疗,ArmC组根据需要原则接受下一次TACE治疗。在出现肿瘤进展或不可接受毒性反应时结束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研究终点是疾病进展时间(TTP)、无进展生存期(PFS),肿瘤缓解率(TRR)及安全性。

结果,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自韩国的13个研究中心的339例患者入组,研究观察时限到2017年6月。ArmC及S两组患者基线匹配,中位OS分别为12.8月vs.10.8月(HR:0.91,95%CI:0.69~1.21,P=0.290);中位TTP为5.3vs.3.5月(HR:0.67,95%CI:0.53~0.85,P=0.003);中位PFS为5.2vs.3.6月(HR:0.73,95%CI:0.59~0.91,P=0.01);TRR为60.6%vs.47.3%(P=0.005)。

ArmC及S组,严重不良反应(AE)发生率为33.3%vs.19.8%(P=0.006)。≥3级AE包括转氨酶上升(20.3%vs.3.6%)、高胆红素(11.8%vs.3.0%)、腹水(11.8%vs.4.2%)、血小板减少(7.2%vs.1.2%)、厌食(7.2%vs.1.2%)、低钠血症(5.2%vs.0%)(P<0.05);手足皮肤反应(10.5%vs.11.4%)、肝性脑病(5.2%vs.1.2%)和腹泻(5.2%vs.4.2%)。

亚组分析显示,ArmC组中接受2次以上cTACE的患者(46.4%)较ArmS组患者具有更长的生存获益(18.6月vs.10.8月,HR:0.58,95%CI:0.40~0.82,P=0.006)。

研究者认为:同单纯接受SOR治疗的aHCC患者比较,总体SOR+T不能改善患者的OS。然而,在能接受2次以上TACE的患者中,SOR+T治疗组能显著改善TTP、PFS、TRR,及患者生存。

述评:

多项单臂研究已经证实,TACE联合索拉非尼安全、有效,且可用于不可切除HCC患者治疗。Japan-KoreaPostTACE试验及SPACE试验的亚组结果显示,TACE联合SOR治疗中SOR持续治疗时间越长,临床结果越好。这项来自韩国国立癌症中心的Park教授主导的试验旨在评估与单独SOR治疗相比,SOR联合TACE是否改善晚期肝癌的预后。结果显示:TACE联合SOR同单纯SOR比较治疗晚期HCC总体上虽未能显示更长的生存优势,但可以看出接受TACE治疗2次以上的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有意思的是2018年ASCOGI上来自日本Kindai大学的Kudo教授口头汇报了TACTICS研究:单独cTACEvsTACE联合SOR治疗肝癌患者的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Ⅱ期试验。该研究显示:与单独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可显著延长PFS,表明TACE联合索拉非尼改善临床结果,但OS有待于未来总体随访终点的出现。

总体来说,在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患者,选择合适的患者人群,通过联合TACE、联合SOR治疗可以在临床上获益,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专家简介

赵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主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专家库成员。

擅长微创介入局部治疗和器官水平治疗,并综合运用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脏转移性肿瘤、等实体肿瘤及相关疑难病症的诊治。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资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十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Gut、Journalofhepatology,Oncoimmunology,Radiology等国际本专业及消化道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论著三十余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