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JournalofHepatology杂志曾发表了一篇论文,披露酒精性肝硬化与髋部骨折风险增加五倍有关。近日,我国台湾学者完成的一项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再次对肝硬化与髋部骨折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老年肝硬化患者的髋部骨折风险增加,且风险在肝硬化诊断后持续存在,建议给予这些高危人群预防跌倒措施。
研究者自台湾居民健康保险项目数据库纳入2000~2012年间新确诊的老年肝硬化患者(≥65岁)作为肝硬化组;筛选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无肝硬化个体作为非肝硬化组;有髋部骨折病史者不予入组。对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进行随访,直至发生髋部骨折或至2013年末。
结果,肝硬化组5347人(男性3082人和女性2265人),平均年龄74.4岁;非肝硬化组21388人(男性12328人和女性9060人),平均年龄73.7年。在队列研究结束时,肝硬化组髋部骨折的总发病率比非肝硬化组高1.45倍,详见表1。
亚组分析显示,酒精性肝硬化组和其他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高于非肝硬化组,但是胆汁性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低于非肝硬化组(无统计学意义)。
按性别和年龄分层,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均高于非肝硬化组。两组中女性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均较高。两组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年龄≥85岁的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最高。
在随访的前三年中,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比非肝硬化组高1.65倍。经过三年及以上随访,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比非肝硬化组高1.99倍。
小结
综上可见,与非肝硬化个体相比,患有酒精性肝硬化或其他肝硬化的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更高。而这些发现与Otete等人所完成的研究部分相符,即酒精性肝硬化与髋部骨折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还发现,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生风险持续存在,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09例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仅有4人出现髋部骨折,样本量小,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需要更多胆汁性肝硬化病例的真实数据来阐明胆汁性肝硬化与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
此外,肝硬化可能与骨质疏松症有关,而且骨量减少程度取决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研究者指出,由于所使用数据库的固有局限性(骨密度和肝硬化严重程度未被收录),无法分析骨密度、肝硬化严重程度和髋部骨折之间的关系,但这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