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非常注重时机,HBV感染人体后会经历四个时期: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当病人自然病程进入免疫清除期时,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能够帮助机体免疫系统更好的控制病毒。那么只要肝功能正常,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就达到了吗?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并非简单的指标达标,而是着眼于长期抑制病毒,防止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癌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希望看到患者持续的乙肝表面抗原消失,甚至是出现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HBVDNA低于检测水平下限,肝功能持续正常,也就是达到所谓的“理想治疗终点”,这样才能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
年轻的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免疫力较强,达到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逐渐减退,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达到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出现持续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HBVDNA低于检测水平下限,肝功能正常,也就是“满意的治疗终点”,同样也能改善预后。
除了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外,乙肝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三分治、七分养”,应绝对禁酒,多摄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物鱼、虾、精瘦肉、牛奶等,要从饮食中补充所需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