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在服用药物时留意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药物发生不良表现复杂,人体各个系统都可出现。
一般多在用药后1-4周,最常见会出现发热、皮疹、瘙痒以及外周血象的改变,一些人还可出现肝功能损伤。
也有一些迟发反应(如某些中草药等)可在用药3个月以后才发生,建议吃药后连续数月要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到医院随访,慎买来路不明的西药和草药偏方。
2、中药不是万能无害的
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约占1/5,某些中药甚至发生比西药更加严重的药物中毒。
3、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肝病的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多样、多变,药物治疗要根据不同病因、不同临床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根据治疗效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4、警惕不规律服药
药物服用有它们的规律,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时千万不能随意停药,随意停药将导致病情反弹;营养不良者及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下降,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不要照搬别的病人的服用方式。
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15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辩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健客价: ¥16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慢性肝炎属脾气虚弱、血瘀阻络、温热毒蕴蒸,症见胁痛、腹胀、乏力、尿黄;对急性肝炎属上述症候者亦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17.49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辩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健客价: ¥15补肝肾,益气活血。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肾两虚证候。临床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悸,自汗,头晕、纳少,舌淡脉弱。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澳抗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