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介绍
营销员常某患有慢性乙肝多年,病情较轻,医生诊断为“慢性乙肝(轻度)”。不影响吃喝,不影响活动,也不影响工作,他一边上班,一边服药,因为工作性质关系,他接触的人很多,应酬也自然多,经常在外面吃饭,少不了要饮酒,开始时,常某还有些顾虑,医生早就告诫他不能饮洒,可是时间一长,他就经不住“劝”,先是一小盅,以后是二小盅,喝过酒他并没有感到怎么不好,后来顾虑慢慢地消除了,一大杯、二大杯地喝起来。有一天化验肝功能,转氨酶高达300单位,他大吃一惊:“这是昨回事?我还在服着抗病毒药,转氨酶为何上来呢?”
这很简单,就是那酒精惹的祸,我们在临床上常常看到类似情况,一边服药,一边还喝酒,尤其以年轻人、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其实药物+酒,害处极大:
1酒中含有酒精,可以直接毒害肝细胞,导致肝病加重,假如没有肝病,长期大量饮酒也会造成肝损害,而有了肝病再饮酒,就是“火上浇油”,就是“落井下石”。
2酒精可能让抗病毒药物的活性下降,不能充分发挥抑制病毒的作用。
3酒精还能激活已被抑制的病毒,让肝炎病毒重新复制,引起肝损伤。
4酒精可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病情就要迁延。
5有人观察发现,经常饮酒会使肝脏出现暂时性缺血,不利于肝细胞的恢复。
肝病患者饮酒百害而无一利,即使低度酒、果酒、啤酒等也不要饮用。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