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来自法国的研究发现操控肠道菌群可防止小鼠的生态失调以及酒精诱导的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是引起肝功能衰竭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人类当中,重度酒精性肝炎与肠道菌群的关键性改变有着紧密联系。肠道菌群影响到一个个体发展为进展期酒精性肝病的敏感性。研究者以两种互补性策略(粪菌移植和益生元治疗)证明对逆转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阻止酒精性肝病的作用。
喂养在两种不同动物设施中的小鼠均喂以酒精液体饲料。粪菌移植是将来自酒精抵抗型供体小鼠的新鲜大便移植到酒精敏感型受体老鼠肠道内,每周移植3次。另一组小鼠在整个酒精喂养期间均接受果胶喂养。
在酒精敏感型小鼠中,乙醇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以及肝内炎症与肠道内稳态受到破坏有关,但在酒精抵抗型小鼠中则无明显相关性。肠道菌群分析显示在酒精敏感型小鼠中拟杆菌属的比例明显下降。主成分分析显示酒精敏感型和抵抗型小鼠肠道微生物的聚类分析存在明显差异。针对肠道菌群,研究者应用两种不同的策略以阻止酒精性肝损害:(1)果胶治疗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的显著改变。(2)粪菌移植则可以使得酒精敏感型受体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得与酒精抵抗型供体小鼠的肠道菌群非常接近。这两种方法均可阻止肝脏脂肪变性、肝脏炎症,并可重塑肠道微生态。
操控肠道菌群可以阻止酒精诱导性肝损害。肠道菌群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的一个治疗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