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大实话,这个问题非常让人纠结,不仅对患者如此,对医生也是如此。有时,我也跟患者开玩笑说,“您投硬币决定吧”。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慢性乙型肝炎的两大抗病毒治疗手段是注射给药和口服给药治疗。注射给药主要是干扰素类,可以进一步分为:长效药如派罗欣(Peg-IFNα2a)、佩乐能(Peg-IFNα2b),每周注射一次即可;短效药如属于IFN-α1b的赛若金及运德素,以及属于IFN-α2b的安达芬和远策素等,需要每两天注射一次。口服用抗病毒药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这类药基本上是每天只口服一粒。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来个纲要性的总体比较:
注射给药也就是应用干扰素的优点是疗效略好一些,复发较少,疗程相对较短较固定,个别研究提示对减少肝癌发生有一定作用。缺点是需要注射给药,抑制病毒作用较弱,副作用多见,可能致畸。总的来说,如果您属于“喜欢赌一把”、“输赢都可以接受”的性格,可以考虑应用干扰素。因为干扰素属于优点较突出、缺点也较突出的药物。
口服抗病毒的优点是用药方便,副作用罕见,抑制病毒作用强。缺点是疗效略差一些,复发较多,疗程较长并且不可太能事先确定疗程,不规范停药可能导致严重肝炎发作。尤其适合于近期有生育需求的人群。如果您属于做事追求“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性格,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既往口服抗病毒治疗主要面临的是耐药问题。随着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新一代药物的上市,耐药已不再是主要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停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