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肝脏算得上是内脏中的“劳模”,它不仅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还承担着合成、分解和储存物质的工作,肩负着免疫和凝血功能。
例如,人体血糖过低时,肝脏中储备的糖原会转化成葡萄糖;肝脏还负责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虽然肝脏任劳任怨,也很少用疼痛等症状表达不满,但其实它很容易受伤,有时,这些伤害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国内曾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8.65%的人有伤肝行为。
对于日常过度繁忙、生活习惯比较杂的人群来说,如果长期做出伤肝行为,你的肝脏很有可能过了“健康保质期”,需要你的更多的关注,维护和保养了!
伤肝行为排行榜
1易怒和抑郁
“常常悲观抑郁,或经常发怒”是在调查中最常见的伤肝行为。中医里讲“肝主情志”,坏情绪会影响肝脏功能。
老百姓常用“肝火旺”形容一个人脾气大。中医认为,大怒会严重影响肝脏功能,是养生最忌讳的情绪。心情压抑、郁闷引起肝气郁结,也会伤肝。
2熬夜
你或许听过“爆肝”这个词,它常用在熬夜上网、赶工作、打游戏的人身上。甚至有些年轻人把“肝”当成动词用,形容熬夜干某件事(尤其是打游戏)。这种用法能看出,这类人懂得熬夜伤肝,但还不了解其严重性。
正因为很多人明知故犯,“过度劳累或经常熬夜”也成了调查中排行第二的伤肝行为。
长期熬夜,不仅会皮肤粗糙,容易疲劳、倦怠,常感口苦咽干、火气大,而且肝脏解毒功能也会因此受损,使得体内毒素在血液中含量大大增加。
3醉酒
人体90%~95%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脏负责,但它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大量饮酒,很容易超出肝脏的负荷,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研究表明,34%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与大量饮酒有关。
4爱吃高脂肪食物
吃太多薯条、薯片、汉堡、冰淇淋等高脂肪的食物也会伤肝。这是因为,人体暂时无法用到的脂肪,会有一部分储存在肝脏。
因此,堆积的脂肪过多,会把肝细胞“围堵”起来,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营养,最终缺血而死。如果肝内脂肪占到5%以上,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肪肝。
5用药不当
这或许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伤肝行为。无论是口服还是输液等用药方式,药物大多都会通过肝脏代谢,用药错误会直接给肝脏带来影响。
研究发现,国内最常见的伤肝用药行为是:大量混吃多种感冒药、乱服中草药、滥用抗生素。
平时适当饮酒、规律饮食和作息、合理用药是护肝的基础。如果怀疑有肝脏问题,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