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疽是什么引起的
疽之生于筋骨部位的称为「附骨疽」。多因风寒湿阻于筋骨,气血凝滞而成。 其症初起见寒热往来,继则筋骨疼痛,表面不红不热,但痛如锥刺,不能屈伸转动,久则寒郁化热,腐肉成脓,而外形仍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溃后稀脓淋沥不尽,不易收口,易形成瘘管[1]和死骨,待死骨脱出后,才能逐渐愈合,类于化脓性骨髓炎。
凡毒气深沉,结聚于骨而发生的深部脓疡叫做附骨疽,又称骨痈、贴骨痈。因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附骨疽专家解答疑难 更多>>
暂无相关专家答疑!
附骨疽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症状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有什么症状?
- 诊断鉴别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如何鉴别?
- 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 找药品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需要吃什么药?
[看病挂什么科]
[需要做的检查]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 骨髓显像
[最常用的药物]
附骨疽对症药品更多>>
暂无相关药品!
您最近浏览过的症状
症状库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关注排行榜
附骨疽最新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